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高中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来源:汇意旅游网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核心素养目标】

1、唯物史观:深度挖掘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必然性。 2、时空观念:通过地图以及动画展示航海家航行的位置与路线,呈现其航线的动态过程,培养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3、历史解释:概念解释:新航路、旧航路等。

4、史料实证:通过对地图史料,文字史料,图片史料等多种史料的解读,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史料价值的能力。

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航海家对海洋的艰辛探索,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成为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新时代接班人。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以及主要航海家有一定的了解,但对新航路主要路线的空间认识不够清晰,尤其对其他国家新航路的开启活动缺乏了解,导致对新航路开辟活动认识的狭隘性。

学生对各航海家的远航探险活动的兴趣较高,也具有一定的史料研习的能力,但是对如何准确全面描述新航路开辟的历程,如何获取、辨别史料和如何运用史料解释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等方面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史料创设情境,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教具】 一体机 【教学过程】

导入:带领学生观看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中关于本课的讲解导入视频

(设计意图:平台精品中由邮票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的兴趣,自然切入正题。)

用多媒体多课件打出课题: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东方的诱惑) 【课件展示】

材料一 :西欧商人清点钱币(14、15世纪)

材料二 :15世纪末期的欧洲,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多,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要量大大增加。于是,西欧的国王、贵族和商人到处追求黄金白银,形成一股贵金属

热。 —王斯德《世界通史》 问题:

材料中图片反映了十四五世纪西欧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引发该现象的根源何在? (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回答上述问题,得出原因) 原因:

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凸显了货币的重要性

【课件展示】

材料三:日本国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其所属岛屿有金,金多无量……秦海(中国南海)中“共有7459座岛…其中一切富源,或为黄金宝石,或为一切种类香料,多至不可思议。”

——《马可·波罗行纪》

问题:

《马可·波罗行纪》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回答上述问题,得出原因) 原因:

《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社会掀起一股向东方寻找黄金的热潮

【课件展示】

材料四:15世纪中叶以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亚欧传统商路的枢纽,土耳其的横征暴敛加之长期的战争使正常的商业秩序被破坏,从此东方运到欧洲的商品数量急剧减少,价格猛涨。

—王斯德《世界通史》

问题:

传统东西方商路出现什么问题?导致欧洲商业出现什么情况? (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回答上述问题,得出原因) 原因: 商路不畅引起的商业危机是促使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直接原因。 【课件展示】 材料五:葡萄牙和西班牙濒临海洋,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希望获得海外富,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同时基督教与欧亚其他广泛传播的宗教相比,更多地渗透着普救主义……教会鼓励人们传播基督福音于全世界。 问题: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还有什么呢? 原因: 传播天主教的需要 【课件展示】 (列出要点,提问学生开辟新航路的原因,既必要性,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1.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社会根源:欧洲社会掀起寻金热潮 3.直接原因: 奥斯曼土耳其阻断了东西方传统的商路 4.宗教动力:传播天主教的需要 情景创设:如果你要进行远洋航行,还需要哪些条件? 【课件展示】 1、客观条件: a、造船技术的发展 b、航海技术的提高(教师表明罗盘针为中国人的重大发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c、地理知识提高 2、主观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课件展示】动态航海地图展示 (教师带领学生亲身体验新航路开辟的历程,多媒体播放几位航海家远洋航行的视频,学生观看后分三组讨论,分别代表三个船队,讨论后由每组学生代表发言讲述所代表船队的航海历程,而后教师补充点评,亲身体验完航海历程后完成下面表格) 教师示范:你们好,我是迪亚士。1487年,我率领船队沿着非洲西海岸南下,1488年进入印度洋,归途中发现风暴角,后来葡萄牙国王将其改为好望角。 而后由三个小组的代表概述三条航线,可添加可行的情节。 时间 姓名 国籍 支持国家 方向 14871488年 1492年 1497年 15191522年 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 葡萄牙 意大利 葡萄牙 葡萄牙 葡萄牙 西班牙 葡萄牙 西班牙 东 西 东 西 开辟航线 欧洲非洲好望角 欧洲美洲 欧洲好望角印度 欧洲美洲-亚洲-欧洲 规律总结:一个中心,两个方向,两条航线,四个人物

回归新航路的概念:时间?(1516世纪之交) ,中心?(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 到达地?(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欧洲人把这个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想一想:航海家们在航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学生回答食物、水、自然灾害

课件展示材料让学生深刻了解远洋航行的艰辛

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我们喝的是早已腐臭的黄水。我们也把盖在大桅顶端以免它损坏帆缆索具的几张牛皮取下来吃了。但是它们经过风吹日晒和雨淋,已经十分坚硬,我们只好把它们放在海水里泡上四五天,然后再放在火上烤,这样才能吃下去。我们还常常吃木屑。有人卖老鼠……然而,即使这样也找不到老鼠了。

引自与麦哲伦一道作环球航行的皮加费塔在航海日记中的描述

引导学生回答,能从四位西方航海家身上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勇于开拓、创新进取、不怕牺牲、克服困难、团结合作

提示他们这些精神品质受到当时主流社会思潮的影响,人文主义倡导冒险精神,使得人们热衷于探险。

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课件展示】简单的连线巩固当堂知识

最早开辟新航线 达·伽马 欧亚新航线 迪亚士 欧非新航线 欧美新航线 麦哲伦 环球新航线 哥伦布 三、开辟新航路的影响(走向会合的世界)

【课件展示】

材料一:

材料二:“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得出影响

1.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 材料三:

材料四:在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了“南北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的现象。 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得出影响 2.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材料五:此后,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贸易扩大并同美洲开始有了联系。各地许多新商品在欧洲市场上涌现。……

新航路开辟后,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动。主要的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国际贸易的发展,促使新的信贷金融机构,以及股份公司、交易所等相继出现。 ——

《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材料六:16世纪,欧洲的黄金从55万公斤增加到119万多公斤,…… 物价上涨使靠工资为生的工人实际工资下降,日趋贫困。按传统方式征收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主,收入减少了。新兴的资产阶级靠使用廉价的劳动力和高价出售产品而得到好处。

——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表明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得出影响

3.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课堂小结:

带领学生观看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小结视频,升华主题,提出中国智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体现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引导

【板书设计】

开辟新航路

一. 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1. 原因:

(经济根源、社会根源、直接原因、宗教动力)(具体原因由学生补充)

2. 条件

(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具体原因由学生补充)

二. 开辟新航路的过程

一个中心,两个方向,两条航线,四个人物(由学生补充) 三.开辟新航路的影响

1. 走向一体 2. 世界市场雏形

3.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由学生补充)

【课后作业】

1、比较郑和的航行同迪亚士、哥伦布的航行,并做出评价(注意:提示学生从目的,性质,影响等三个方面比较,评价要一分为二)

2、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精品课作业,要求学生自行设计邮票

【教后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比较全面,重难点突出,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融入到了教学实践中,也体现了新课改下学生对课堂的参与,以学生主导课堂,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是由于时间以及其他原因,教案中设计的一些环节在课堂实录中没有很好的落实。以后应做好教学设计在课堂中的落实,合理利用有限的时间以及灵活采用多种方式进一步增强课堂的有效性,加强对“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学习和应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