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公司分立的法律规定及解读

来源:汇意旅游网

公司分立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将一个企业分成两个或更多的企业。分立程序包括董事会拟定方案、股东会决议、财务文件编制、政府批准和债权人保护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75条,公司分立后应进行财产分割,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并通知债权人并公告。

法律分析

一、公司分立的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

企业分立是指一个企业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将企业依法变更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法律行为。企业分立包括存续分立和新设分立两种形式。当事人之间有关企业分立合同的签订、效力、履行等发生的纠纷为企业分立纠纷。然而企业分立并不止是企业分立合同的签订,还包括企业分立公告、企业分立注册资本变更、企业分立资产处置等相关后续事项。

二、公司分立的程序是怎样的

1、公司董事会拟定公司分立方案。在公司分立方案中,除应当对分立原因、目的、分立后各公司的地位、分立后公司章程及其他相关问题作出安排外,特别应妥善处理财产及债务分割问题。

2、公司股东会关于分立方案的决议。公司分立属于《公司法》上所称重大事项,应当由股东会以特别会议决议方式决定。

3、董事会编制公司财务及财产文件。公司分立时应当进行财产分割。为妥善处理财产分割,应当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经股东会授权后,应当由董事会负责实施。

4、政府主管机关的批准。公司分立应以政府批准为前提。

5、履行债权人保护程序。根据《公司法》第176条规定,债权人保护程序主要涉及分立通知及公告及程序:在分立决议做出后的10日内,将分立决议通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三、我国关于公司分立财产处理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五条:公司分立,其财产作相应的分割。公司分立,应当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分立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结语

公司分立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将一个企业依法变更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法律行为。分立过程包括方案拟定、股东会决议、财务文件编制、政府批准和债权人保护程序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75条,公司分立时应进行财产分割,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此外,公司还需在分立决议后通知债权人,并在报纸上公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2009修正):第二章 企业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第二十条 企业合并、分立或者终止时,必须保护其财产,依法清理债权、债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第三章 国家出资企业 第十六条 国家出资企业对其动产、不动产和其他财产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国家出资企业依法享有的经营自主权和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第三章 国家出资企业 第十七条 国家出资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接受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机构依法实施的管理和监督,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对出资人负责。

国家出资企业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