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农村五保是指什么?

来源:汇意旅游网

我国农村对无劳动能力、生活无保障的成员实行的社会保险,即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五个方面,农村五保供养,是我国农村依照《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对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残的农民实行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

(一)供养对象:

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

条件(二选一即可):

1.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

2.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

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二)申请程序

1.本人向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

2.村民委员会民主评议;

3在本村范围内公告;

4.报送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5.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20日内审核;

6.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报送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7.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20日内作出审批决定;

8.颁发《农村五保供养证书》。

【法律依据】: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七条

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应当由村民本人向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因年幼或者智力残疾无法表达意愿的,由村民小组或者其他村民代为提出申请。经村民委员会民主评议,对符合本条例第六条规定条件的,在本村范围内公告;无重大异议的,由村民委员会将评议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