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宇宙》教案

来源:汇意旅游网

  月 球 环形山

  1. 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2.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的半径大约为地球半径的(1/4),它的引力是地球的(1/6),月球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 1/80 ;月球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 1/49,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38万千米),昼夜温差(310℃)白天温度(127℃),晚上温度(-183℃)

  3. 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方向运行。公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公转时间约要 29.5 天。

  4. 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5.“我迈出了一小步,但人类迈出了一大步。”是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说的。

  6.(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是分布着许多(大小不一、深浅各异)的环形山。

  7.月球环形山的形状大多是(圆形),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8.有关环形山形成原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这种观点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后留下的痕迹,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层,使撞击更猛烈和频繁。

  9.造环形山摸拟实验。

  喷水法:喷口大小决定坑的大小,喷射物的多少决定坑的深浅。

  撞击法:撞击球的大小决定坑的大小,撞击速度决定坑的深浅。

  月 相

  1.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2.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3.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4.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5.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6. 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

  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7.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

  8.古代人们对月相有特别的称呼,"初一"称为(新月),"十五"称(望月、满月))。

  9.月相变化一个周期大约是一个月。

  太阳系

  1.太阳直径140万千米,能发光、发热,是恒星,地球等围绕恒星太阳公转是行星,月球围绕行星地球公转是卫星。

  2.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

  3.太阳的表面温度有(5570)k;内部温度有(1500万)k。(k是开尔文, 1k=1℃ )

  4.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由(八大行星)、(矮行星)、(小天体)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这些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由近及远排列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日食和月食

  1.日食出现时,太阳别挡住的部分总是圆弧行的,说明挡住太阳光的星球是圆的

  2.日食出现时,总是从西边开始,向东边移动,说明挡住太阳光的星球是运动的 ,而且

  星球是由西向东移动的。

  3.日食发生在农历初一(朔);总在太阳光轮的西边开始。

  月食发生在农历十五、十六(满月、望月)月食发生时左边先被吃。

  4.日食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种,

  月食只有(月全食)(月偏食)两种。

  5.(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6. 日食形成原因;

  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于同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7. 月食形成原因;

  当月球运动到地球的背日面,三者大概处于一条直线上时,地球便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地球上的人就看不到月球的反光,便发生了月食。

  8. 我国远在3000多年前就有观察日食的记录了。

  9. 日食发生的几个特点:(1)、太阳被物体给挡住, (2)、挡光物体是球形

  (3)、地球、挡光物体和太阳差不多在同一条直线上

  (4)、挡光物体在运动。   

  10.相对来说,月食发生的机会比日食要多一些,日食、月食的出现都是(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所决定的,同(天体的影子)有直接关系。

  星 座

  1.人们把看起来相互之间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并以人、

  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命名,人们把这些区域称为(星座)。

  2.随季节的变换,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星座)在天空中是运动变化的。

  3.(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也不同。

  4.(亮星构成的图形)是星座的主要标志。

  5.有一个星座的流星雨特别有名,这个星座就是(狮子星座)。 

  5.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

  6.(北极星)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认方向,利用(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它: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5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

  7.北极星总是在正北的方位(小熊星座)上。

  8."夏季大三角"是指:天津四(天鹅座)、织女星(天琴座)和牛郎星(天鹰座)构成的一个巨大的三角形,。

  9.天蝎座的主星心宿二是一颗红色巨星。

  10.斗转星移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

  11.活动观星图的圆心是北极星。

  恒星 银河系 宇宙

  1.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

  2.天空中的星星大多数是和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

  3.恒星的一生:

  原恒星    a 红巨星      白矮星        黑矮星

  b 超巨星)    超新星       中子星        黑洞

  a星云的气体和尘埃紧缩--原恒星--小型或中等恒星变成红巨星--燃料耗尽而缩小变成白矮星--能量耗尽变成黑矮星。

  b或者星云的气体和尘埃紧缩--原恒星--燃料消耗殆尽,膨胀变成巨星或超巨星--爆炸成超新星--变成黑洞或中子星;

  4.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上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欧州人称它为(galaxy),它的直径大约有(10万光年)。、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亿)颗恒星组成。

  5. 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仙女座星系、猎犬座星系等)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

  6.有些星体,当它们闯入地球的大气层时,与大气层摩擦燃烧发光,形成彗星。

  7.(宇宙)是由类似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庞大的系统,它在不断的运动变化。

  8.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9.宇宙结构

  宇宙  河外星系(9100多亿颗)

  银河系   其他恒星(1000-亿颗)

  太阳系     其他行星

  地月系

  10.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a、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反射望远镜---太空望远镜;

  b、人造地球卫星---太空探测器---载人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太空站;

  c、我国是火箭的发源地;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就出现了“火箭”的名称。

  d、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5号、6号、7号载人宇宙飞船---嫦娥一号探测卫星

  e、神州8号、9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11.天文望远镜可以分为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

  12.航天飞机是可以重复使用的飞行器,火箭目前还不能重复使用。

  我国航天的发展

  1.神舟飞船

  神舟一号     1999年11月20日  第一次测试飞行,成功实现天地往返。

  神舟二号     xx年01月09日  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 主要目的是对工程各系统从发射到运行、返回、留轨的全过程进行考核,取得与载人飞行有关的科学数据和实验数据。

  神舟三号     xx年03月25日  飞行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考核火箭逃逸功能、飞船应急救生、自主应急返回、人工控制等功能,这次任务载有模拟宇航员。

  神舟四号     xx年12月29日  无人状态下全面考核的一次飞行试验,主要目的是确保宇航员绝对安全,进一步完善和考核火箭、飞船、测控系统的可靠性。

  神舟五号     xx年10月15日  首次载人飞行,宇航员是杨利伟,成功围绕地球十四圈。

  神舟六号   xx年10月12日  首次多人多天的航天飞行,宇航员是费俊龙和聂海胜。

  神舟七号     xx年09月25日  首次承载三名宇航员进入太空,承载的宇航员是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成功进行出舱活动(又称太空行走)。

  神舟八号     xx年11月01日升空。xx年11月3日凌晨,与组合天宫一号成功实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成为我国空间实验室的一部分。

  神舟九号     xx年6月16日,神舟九号升空。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神舟十号     xx年6月11日成功发射。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它是中国第五艘载人的飞船。

  神舟十一号 (预计)神舟十一号飞船将在天宫二号发射后择机发射,并于天宫二号对接

  2.天宫一号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于xx年9月29日发射。xx年11月3日凌晨实现与神舟八号飞船的对接任务。xx年6月18日下午与神舟九号对接成功。也在xx年6月13日与神舟十号完成自动交会对接。

  3.嫦娥探月工程

  嫦娥一号是我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于xx年10月24日升空。

  嫦娥二号卫星于xx年10月1日升空,嫦娥二号有望最远飞到距地球约3亿公里。

  “嫦娥三号”xx年12月2日成功发射。嫦娥三号它携带中国的第一艘月球车“玉兔号”,并实现了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