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1和2的认识

来源:汇意旅游网

  教

  材

  分

  析

  教学内容

  教材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53至54页

  教材分析:教材把8和9的认识放在同一课时完成,编排与前面6、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只不过比认识6、7的要求稍高一些,可供学生数数的资源更丰富,但不比6、7的数量明显。教材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黑板上的字等。8和9的序数意义仍然沿用了6和7的编排方法,但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几和第几的不同。

  学情分析:学生在认识6、7的基础上掌握数数、知道1至7的数序、大小比较、序数等的知识,会数数量为8、9的事物。

  教学目标

  1、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顺序,会比较0~ 9各数的大小。

  2、通过数数、涂格、交流等活动知道8和9的序数含义,体会8和9的基数的含义。

  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及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教学重点

  8和9的顺序及基数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8和9的书写

  8和9基序数的含义及区别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设计意图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引入。

  1、师:小朋友们,我们前面已认识0~7各数,接下去会数吗?

  (1)关于8和9你知道吗?会写吗?

  (2)指名书写,集体评价。

  2、今天我们学习8和9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知。

  1、教学8和9的基数含义。

  (1)主题图教学。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2)先让小朋友独立观察,再同桌相互说一说各自看到了什么,分别是多少?

  (3)学生汇报。(数量8和9的物体有)

  ① 校园两旁有8棵树。

  ② 花坛里有8朵花

  ③ 黑板上有8个字:热爱自然 保护环境

  ④ 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

  ⑤ 有8个同学和一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

  ⑥ 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学生在数的时候可能是无序的或不完整的,教师应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方位、按一定的顺序来数。并适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及热爱劳动教育。

  (4)抽象8和9

  ① 引导学生数点子图

  ② 摆学具。数出8个圆、9个三角形摆两个自己喜欢的图形。

  ③ 初步应用。问:看到8和9想到什么?(生活中有8和9的例子,也可让学生用画表示出来)然后展示学生作品。

  2、教学8和9的序数含义。

  (1)课件出示计数器,逐一拨珠,让学生数。

  问:7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8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

  (2)出示直尺图。(见教材图)

  ① 将教材中直尺图里的数改动几个作为填空如(0、5、7、9)

  ② 熟记0~9各数的顺序。并进行顺数和倒数。

  ③ 让学生看着直尺上的数提问题,让学生回答。

  3、初步体会基序数的含义的区别。

  师:小朋友们喜欢比赛吗?出示9*9方格,让学生涂色。

  对涂8的同学再补涂一格来体会有9格和第9格。

  4、教学比较7、8、9的大小。

  (1) 出示书本上的点子图。

  (2)比一比看谁数得快。说一说数点子图的方法。

  (3)比较7、8、9的大小。

  ① 师:拿出两个数来进行大小比较,你有几种比法?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

  7<8 8<9 7<9 8>7 9>7 9>8

  ②学生在书上填空,注意提醒学生书写整洁。

  三、巩固练习。

  1、涂色。54页图。

  ① 给左边的8只蝴蝶涂上蓝色。

  ② 给从左数第9只蝴蝶涂上红色。

  2、写8和9各5个。

  3、比较a、b的大小。

  a b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对自己的表现如何,满意吗?

  温故知新,开门见山,了解知识起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向学生提供丰富资源的材料,为数8和9打下基础,教学时让学生有序的说一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观察事物的能力。并渗透环保教育及劳动教育。

  抽象基数的含义,让学生举例发散学生思维。展示作品让学生尝到成功的体验。

  通过比赛形式,激发兴趣,同时再让学生比一比快速数出点子图,旨在发展数感及策略教学,从而发展能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让学生任意选择两个数大小比较,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

  先让学生数一数共几个,再比较大小。培养数感。

  教

  学

  反

  思

  一、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本节课的主题图具有供学生数数、抽象数概念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作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找一找8和9的东西,再引导学生按一定方位来叙述,不仅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收集信息的能力。汇报过程中适时注入环保教育及热爱劳动的教育,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全面和谐发展。

  不过在这里注意汇报时要让学生能说多少则让他说多少,不要出现一人一句式,同时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及习惯。

  二、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生已有0~7各数的认识,认识8和9数字有所增大,在生活中具有8和9的例子多,让学生在学习8和9后再举例感受身边的数学,再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注意让学生把作品整理放进成长记录袋,使学生有成就感。

  三、创设学生积极思考的空间。

  课堂教学中能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教师能否提出探索性、创新性的问题密切相关。在本节课中,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提出了一些比较好的问题,如:怎样很快数出卡片上的点子?你有几种比法?你怎样比较a、b的大小?

  整

  课

  点

  评

  本节课该该教师充分考虑主题图的作用,数数时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资源和线索,不仅认识8和9,而且向学生进行讲卫生、爱劳动、分工合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及热爱劳动的教育。这样的思想教育,生动、自然,润物细无声。同时很好地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的全面发展。

  该教师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8、9的认识这节课实验教科书仍然重视学生数概念的建立。在认数教学中,都要教数学的基数的含义、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序数含义等内容。利用圆片的摆一摆,生活中的举例、借助直尺图、涂一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借助两圆的大小比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数感的培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