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教案2
教学设计一. 单元目标
(1)从古今中外优秀绘画作品中,感受各种具有生命活力的艺术形象和自然现象。
(2)通过学习研究,探讨,学生能对绘画作品的情节内容,艺术手法和美感特征进行简要的描述和评价。
(3)通过对本单元绘画作品的欣赏,加深对生命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解认识,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与态度。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材选择了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围绕艺术——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这个主题展开,改变了以往绘画欣赏以学科,画种,时代或地域划分内容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课程综合性的特点,提出了从多角度认识欣赏艺术作品的的内容和形式的要求,在培养学生对作品的分析能力,审美能力的同时,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态度及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培养。
三.教学建议
教师可根据本单元美术欣赏教学主题,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在围绕教学主题展开教学的同时,贯穿审美教育的主线,在组织,引导学生学习探究作品的情节内容,艺术手法,美感特征的同时,简要穿插介绍作品常识。学习活动可多样化,体现师生互动交往,教学活动应尽可能直观生动,采用多种媒体辅助教学。因此,教师课前应对教材作认真学习理解,对教学活动进行周密设计和准备,以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本单元教学,可用二课时完成。
四.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1.对作品生命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解.
2.对作品艺术表现的理解和欣赏.
难点:多角度理解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情感态度.
五.课前准备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的图片或课件制作
学生:课前有关作品资料的收集和学习.
六.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 课题引入(5分钟)
通过作品数幅(投影,幻灯或图片)展示充满生命活力的绘画作品.
学生思考讨论:
作品中主要描绘了什么?
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发言.
教师点评并引入本单元学习课题.
(1) 绘画作品形象丰富,相当一部分为充满生命力的形象..
(2) 生命产生于自然,生长于自然,与自然和谐交融.
(二) 活动一:欣赏与评述:对作品的基本认识(15分钟)
1,观赏作品数幅(课本第2页.,可作适当增补).
你是否能对作品形象和情节进行描述?(也可将自己课前收集准备的资料作讲稿).
2,学生讨论.
3,学生对作品描述发言.
4,教师讲评,并作个人发言.
(1)重点描述作品形象中生命的活动及与自然融洽的关系.
(2)适当提示作品的构图,艺术风格等所传达的效果.
(三)活动三:分析与研究:生命与自然的关系(2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