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所见》教案

来源:汇意旅游网

  教学目标

  1认识“所”“牧”等六个字,会写“林”“闭”两个字。

  2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对朗读古诗有兴趣。

  教学重点:

  1 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 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意境,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预设:

  一看图导入

  1 观察课本插图

  同学们,你们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一个小孩子(这是个放牛的孩子,古诗里把他叫作“牧童”)

  生:看到一个孩子骑在牛背上,手里拿着竹棒。

  生:看到了一片树林。

  生:看到了树上有蝉。(猜一猜,这蝉正在叫吗?是啊,夏天到了,它停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热死啦,热死啦”,古诗里把正在叫的蝉叫——鸣蝉)

  2这样一个有趣的画面被一个叫袁牧的清代诗人看见了,于是呀,他把看到的这些写成了一首诗,名字就叫《所见》。(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

  1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诗。(听配乐朗读)

  2 咱们也来读读,请大家轻轻地打开书本到59页,听清楚要求再读。(要求读三遍:1大声地读,读准字音。2 轻声地读,记一记圈出的生字。3 大声地读,把句子读通顺。)

  3 袁枚说,大家有没有把我的古诗读正确啊,我得考考你们。

  1)开火车读生字

  2)汇报读古诗,读准字音。  分句朗读(个别读,齐读或男女生读)

  三品读古诗

  过渡:诗人具体都看到了些什么?咱们现在就来研究研究。

  (一)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 出示此两句。读读这两句,说说你从这两句诗中知道了些什么?

  生:知道了诗人看到牧童骑在黄牛身上。

  生:知道了牧童在唱歌。

  2(播放歌曲)听,小牧童坐在黄牛宽厚的背上一边唱着歌,一边朝我们走来了,他摇呀,晃呀,就像坐在摇篮里,真舒服呀!小树林里,花儿在笑,风儿在吹,小树还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多美,多快乐呀!

  3 听这嘹亮的歌声都已经穿过了整个林子,小树也为之陶醉,歌声——振林樾(再响亮点,动听点)

  4 小诗人,你来念念这两句(个别读,指导)

  5 小组读

  (二)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 出示句子。赶紧再读读这两句,你又知道了些什么?

  生:他闭上嘴巴,立在那里。

  生:他想捉蝉。

  2 突然,歌声停了?小牧童呆呆地站在树下。他怎么不唱歌了?他为什么不唱了呀?

  用诗歌中的句子说说。

  3 指导朗读(意欲捕鸣蝉)老师听不出他很想捕蝉。在试试(范读——跟读)

  4 小牧童太喜欢这只蝉了,特别想把它捉回家,于是,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咱们来读读这句,可要小点声,千万别把蝉给吓跑了。(个别读)

  8 谁来试试?(指导朗读,师:哎呀,蝉儿飞跑了,你太大声了。你再读一读)

  9 咱们这两句连起来读读。(齐读——男女生读)

  10 现在我们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同桌互读——个别读——齐读)

  四、复习生字,背诵古诗

  1 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念念,我们合作下好吗?我念一句,你们念一句。

  2 我说古诗意思,你们来说诗句好吗?

  3我把古诗的其中一部分拿走了,留下了个别的字,你们还能念出来吗?

  1)先来读一读它们(抢读汉字)这几个生字宝宝的样子可容易记了。

  猜几个谜语就记住了。

  谜语:牧:牛背上写文章?闭:人才进了门?所:一户一斤米

  2)把剩余的部分填上。

  4 现在就给你们这幅画,你们能不能把整首古诗念出来?(个别背,齐背)。

  5 我们的诗人到最后还给我们留了个小小的悬念,不知道小牧童有没有捉到那只蝉,大家课后可以去猜一猜,想一想他是用什么方法捉蝉的。

  五书写汉字

  1 这里还有两个生字宝宝还想请大家来写一写它们。

  “林”还记得“两个木”是什么字吗?两棵小树站在一起太挤了,于是一棵小树非常懂得谦让,把小树枝收了一点回来,撇变成了点。另一棵小树和它并排站,两棵树长得一样高。(师边说边范写)

  “闭”“人才进了门”是什么字啊?先写一扇“门”,再写一个“才”,“才”不胖不瘦,刚好藏进门去。(师边说边范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