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和解可免除刑事处罚,但需根据具体情况处理。双方达成和解后,机关可撤案,检察机关可不起诉,可从轻处罚,适用缓刑或减轻处罚,轻微情节可免除刑事处罚。刑事和解与调解不同,调解由和当事人参与,具有执行力;和解只有当事人参与,需申请撤诉才能终结诉讼,和解协议无执行力。
法律分析
一、达成刑事和解后可以不判刑吗
可以的。
一般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后,意味着可以不再追究法律责任。因此,一些刑事案件中,双方当事人达成刑事和解,因为已经获得被害人的谅解,并且双方达成和解息事宁人,所以就以为可以不再被判刑。不过,这得先确定达成刑事和解后的处理。
实际中,双方当事人达成刑事和解,被告人将会接受以下处理:
1、机关可以撤案;
2、检察机关可以不起诉;
3、应当对被告人从轻处罚;
4、符合非监禁刑适用条件的,应当适用缓刑;
5、判处法定最低刑过重的,可以减轻处罚;
6、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除刑事处罚。
所以,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机关撤案、检查机关不起诉的,意味着被告人可以免于刑事处罚,不再判刑。
《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九十条和解协议的效力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机关可以向人民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可以向人民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二、刑事案件和解与调解有区别吗
有的
1.性质不同。调解含有人民行使审判权的性质,和解则是当事人在诉讼中对自己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的处分。
2.参加的主体不同。调解有人民和双方当事人共同参加,和解只有双方当事人自己参加。
3.效力不同。根据调解达成协议制作的调解书生效后,诉讼归于终结,有给付内容的调解书具有执行力;当事人在诉讼中和解的,则应由原告申请撤诉,经裁定准许后结束诉讼,和解协议不具有执行力。
结语
刑事和解可以免除被告人的刑事处罚,具体处理方式包括机关撤案、检察机关不起诉、从轻处罚、适用缓刑、减轻处罚或免除刑事处罚等。刑事和解与调解有所区别,调解涉及人民行使审判权,而和解是双方当事人在诉讼中自行处分权利。调解书具有执行力,而和解协议需原告申请撤诉并经准许方可结束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七章 附带民事诉讼 第一百零三条 人民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进行调解,或者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 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十二条 未经人民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 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七条 人民、人民和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ids.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8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