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
冒名顶替案的性质可分三个层次:
在民法层面,冒名顶替无疑侵犯了被冒名人的姓名权。
在刑法层面,如果利用冒名顶替从事诈骗活动,则可能上升为犯罪行为。
可以认为是一个问题,被侵犯了受教育权或者某种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权利。这是一种性权利。
另外,冒名顶替上班是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属于欺诈行为,但不构成刑事犯罪。对诈骗罪的理解,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在很多偏远地区,这种顶替参加工作的思想仍然存在,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从事的一些行为,应该以历史的眼光进行考量,不宜片面理解认定为犯罪。
但劳动者存在欺诈,劳动合同应当无效。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确认。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遗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理立职工名册备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ids.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8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