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死的注音是:ㄇㄟˋㄙˇ。
昧死的拼音是:mèi sǐ。结构是:昧(左右结构)死(半包围结构)。词语解释是:昧死mèisǐ。(1)冒死,不避死罪。基础解释是:冒死,不避死罪。引证解释是:⒈冒死。犹言冒昧而犯死罪。古时臣下上书帝王习用此语,表示敬畏之意。引《韩非子·初见秦》:“臣昧死愿望见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之从。”汉贾谊《新书·数宁》:“虽然诚不安,诚不治,故不敢顾身,敢不昧死以闻。”汉蔡邕《独断》:“汉承秦法,羣臣上书,皆言昧死。王莽盗位,慕古法,去昧死曰稽首。光武因而不改,朝臣曰稽首顿首,非朝臣曰稽首再拜。”。7、网络解释是:昧死昧死,拼音mèisǐ,是指冒死,不避死罪。8、综合释义是:冒昧而犯死罪。秦汉间群臣上书常用的谦词,以表敬畏。《韩非子·初见秦》:“臣昧死愿望见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之从。”汉贾谊《新书·数宁》:“虽然诚不安,诚不治,故不敢顾身,敢不昧死以闻。”汉蔡邕《独断》:“汉承秦法,羣臣上书,皆言昧死。王莽盗位,慕古法,去昧死曰稽首。光武因而不改,朝臣曰稽首顿首,非朝臣曰稽首再拜。”。9、汉语大词典是:冒死。犹言冒昧而犯死罪。古时臣下上书帝王习用此语,表示敬畏之意。《韩非子·初见秦》:“臣昧死愿望见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之从。”汉贾谊《新书·数宁》:“虽然诚不安,诚不治,故不敢顾身,敢不昧死以闻。”汉蔡邕《独断》:“汉承秦法,群臣上书,皆言昧死。王莽盗位,慕古法,去昧死曰稽首。光武因而不改,朝臣曰稽首顿首,非朝臣曰稽首再拜。”。10、国语辞典是:冒昧而犯死罪。秦汉间群臣上书常用的谦词,以表敬畏。1辞典修订版是:冒昧而犯死罪。秦汉间群臣上书常用的谦词,以表敬畏。《韩非子.初见秦》:「臣昧死,愿望见大王。」《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臣昧死谨言,伏候敕旨!」。1其他释义是:冒死。古代臣下上书帝王用语,表示敬畏:臣昧死愿望见大王。
昧死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点此查看昧死详细内容】
昧死昧死,拼音mèisǐ,是指冒死,不避死罪。
二、网友释义
昧死,拼音mèisǐ,是指冒死,不避死罪。
三、汉语大词典
冒死。犹言冒昧而犯死罪。古时臣下上书帝王习用此语,表示敬畏之意。《韩非子·初见秦》:“臣昧死愿望见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之从。”汉贾谊《新书·数宁》:“虽然诚不安,诚不治,故不敢顾身,敢不昧死以闻。”汉蔡邕《独断》:“汉承秦法,群臣上书,皆言昧死。王莽盗位,慕古法,去昧死曰稽首。光武因而不改,朝臣曰稽首顿首,非朝臣曰稽首再拜。”
四、国语辞典
冒昧而犯死罪。秦汉间群臣上书常用的谦词,以表敬畏。
五、关于昧死的造句
1、臣诚知阿谀有福,直言贾祸,然岂敢隐心以避诛责乎?臣生长边远,希涉紫庭,怖慑失守,言不尽意,昧死以闻。
2、逆耳之事,或无人为陛下尽言,故臣披露肝胆,昧死奏陈。(查字典造句网www.chazidian.com/zj-300465/)
3、逆耳之事,或无人为陛下尽言,故臣披露肝胆,昧死奏陈。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昧死造句
六、关于昧死的诗句
Copyright © 2019- hids.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8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