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汇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数学教案-《毫米、分米的认识》 篇10

数学教案-《毫米、分米的认识》 篇10

来源:汇意旅游网

  学习内容

  教材第21-2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五第1、2、5题。

  学习目标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并会用他们做单位进行测量。

  教学重点:

  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米尺;

  学生:书、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卡、小棒等。

  学习过程

  一、出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有关长度毫米(板书课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如上,(让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过渡语:要达到本节课的目标,还靠同学们的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同学们认真自学,下面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1.认真看21-22页内容,先看第21页情景图,拿出自己的书像他们一样估一估,你的数学书长、宽各是多少,请标出来。

  思考:当测量物体长度时,不够整厘米的部分怎样表示?认真观察第22页图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厘米长度里有几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1厘米=毫米。用字母怎样表示?

  2.观察1毫米的长度,思考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用毫米做单位。

  6分钟后比谁能准确的运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师:自学时,比一比,看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三、先学:

  (一)看书(看一看)

  学生认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自学。

  过渡:学完的请举手,指一名后进生,说一说1毫米有多长。1厘米=( )毫米,(错了其他同学纠错)板书1厘米=10毫米

  (二)检测(做一做):课本第22页“做一做”

  1.后进生上黑板做,其余学生写在书上。

  要求:字迹工整,坐姿端正。

  2、师巡视,发现错例,准备二次备课。

  四、后教

  (一)更正

  师: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可用不同色粉笔更正。

  (二)讨论做一做

  看填空,认为对的请举手。错的说出错在哪里?

  (1)通过刚才的练习,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让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的方法。

  (2)教师小结: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先写整厘米数不够厘米的部分用毫米表示,有几个小格就是几毫米。1厘米很短,厘米是较小的长度单位,一般在测量比较短的或小的物体要毫米做单位。

  五、巩固发展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1、2题。(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测量的准确性,读数是不是正确)

  2、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作业:同步练习第9页1,2,3,4,题

  六、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

  1厘米=10毫米

  课后反思: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注意激发学生的'深究兴趣,创设情境,足进了迁移,是学生很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教学中我收集了电话卡,一份硬币,身份证,一次性杯子。这物体的长度。厚度,都与分米和毫米有关。指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和解决问题,从中感受数学的意义,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在比划,“1分米”和“1毫米”时制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Copyright © 2019- hids.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8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