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河南省禹州市的钧窑瓷器,入窑的时候只有一种色彩,出窑的时候色彩千变万化。
钧窑是指位于古代钧州境内所有窑场生产产品的总和。考古发现证明,禹州境内窑场生产的瓷器,除了钧釉瓷,还有青釉、白釉、黑釉、三彩,以及具有特定意义的白地黑花(通常被称为磁州窑系)、青釉刻印花(常被称为临汝窑系)等多种瓷器。
但是人们在提到钧窑时,常常只是指狭义的钧釉瓷器,已经成为了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钧釉瓷器最早的生产地点,生产御用钧釉陈设类花器的钧官窑遗址,都位于禹州境内,是当之无愧的钧釉瓷器生产中心。
钧窑瓷器属于北方青瓷系统,其独特之处在于在釉内添加了草木灰作为助溶剂,并在烧成中采用特定的烧成曲线(特定的升温曲线和适时变化烧成气氛)。在最开始升温的时候,使用氧化气氛,让窑炉里边有充分的空气来通风,提高窑温;在到达一定的温度以后,迅速封窑,使窑内产生还原气氛,最后烧制出青瓷。
在烧成过程中,使五氧化二磷导致釉发生二液分相现象,也就是在连续的玻璃相中,布满不连续的,肉眼不可见的小气泡。这些小气泡折射可见光,使得釉具有不透光的乳浊性,并呈现出天蓝的色调。在描述瓷器时,通常称为“天青釉”。
钧瓷的四大特点
1、窑变。正所谓钧瓷无对,窑变无双,说的是每一件钧瓷的釉色都是独一无二的,找不到两个一模一样的窑变钧瓷。所谓的窑变是指瓷器的釉色货器型在烧制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无法预知和人为控制的。
2、色彩。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经过烧制后钧瓷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钧瓷以釉色多变而著称,一器一色,绝无雷同,包括有玫瑰紫、茄皮紫、海棠红、朱砂红、鸡血红、天青、天蓝、月白等,其中以红色最为珍贵。
3、纹理。钧瓷的一个著名特色是“蚯蚓走泥纹”,意思是虽然钧瓷摸起来十分平滑,但釉色中却形成了各种纹路,直上直下的纹路被称为“泪痕”,蜿蜒曲折的纹路被称为“蚯蚓走泥纹”。
4、开片。钧瓷釉面在烧制时呈现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即“开片”,具有不可预知性,开片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或疏或密,或粗或细,深浅不一,常见形态有冰裂纹、百极碎、蟹爪纹、鱼子纹等。
Copyright © 2019- hids.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8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