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汇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层系列平安建设标准

基层系列平安建设标准

来源:汇意旅游网

基层系列平安建设标准

基层系列平安建设标准

一、平安小区标准

1、组织领导有力建立社会管理及平安建设工作领导机构,有专兼职工作人员。社会管理及平安建设工作有固定办公场所,配备必要设施,职责、任务明确,制度规范。各项工作有计划、有制度、有措施,活动开展比较经常。

2、防范队伍健全小区设立了警务室、法官工作室,悬挂明显标志和联系方式;责任民警、驻小区法官周工作时间达20小时以上,群众对其工作满意率在80%以上。规模在5栋以上或人口在千人以上的小区配备专职保安队伍,其他规模较小的小区视情况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治安巡逻队伍或护楼(院)队,开展治安联防。在每20至30户中设有治安中心户长,落实了治安员、楼(院)长。

3、防范设施完备小区设有治安室,安装报警电话,配有小区平面图。开放式小区公共部位照明设施齐全,无死角;人防、物防措施落实到位;有条件的配备必要的红外线报警、对射装置,安装电视监控设备、外墙防攀爬系统等技防设施。设立非机动车辆停放处和机动车辆停车场,各类车辆停放有序,有专门看管人员。

4、管理制度完善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治安防范、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流动(暂住)人口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各项制度。建立治安状况公示制度,定期向群众通报治安状况。建立综治和平安创建工作记录和台帐。

5、重点工作落实坚持每半月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排查覆盖率达到100%;民事纠纷调解率达到100%,成功率达到95%以上。全面掌握重点人的基本情况,帮教率达到100%,控制率达到95%以上;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低于5%,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低于3%。小区内出租房屋、流动(暂住)人口服务管理规范,流动人口登记率达到98%以上,率达到95%以上。加强对闲散青少年和无业人员管理教育,落实对有劣迹人员的帮教措施,未发生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掌握小区内境外散居人员基本情况。掌握小区内“”等邪教组织成员动态,看护、帮教、转化措施落实,未发生参与邪教组织聚集、破坏或上访滋事事件。小区内重点部位、重要目标和公共场所安全保卫工作落实,对涉、爆、毒、害等物品监管措施有力,未发生重特大事故或案件。

6、宣传教育深入小区建有宣传橱窗、标语、警示牌、宣传栏等,积极开展平安建设和法制宣传,有条件的开设了居民夜校,向群众进行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开展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建设和争当文明市民活动,小区社会风气良好,住户邻里团结和睦。群众对平安建设工作的知晓率在80%以上。

7、治安秩序良好年内无刑事案件。各类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达到了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纠纷不上交;无群体性上访和越级进京、赴省、来市非正常上访。年内未发生抢劫、杀人、强奸等恶性暴力案件。年内未发生造成恶劣影响的重大治安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年内未连续发生入室盗窃案件。群众对小区治安的满意率在92%以上。

二、平安单位标准

1、组织机构健全社会管理及平安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健全,领导责任落实。与下属单位层层签订了社会管理及平安建设工作责任书。建立治安保卫机构,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并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单位家属区设有治保会、调委会、安置帮教组织等机构,在每20至30户中设有治安中心户长。

2、防范措施到位有专门门卫场所,有专职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办公室安装有符合安全防范要求的物防设施,财务室、仓库等重点部位安装了红外报警、电视监控等技防设施。要害部位安装有电视监控设施,探头控制面覆盖单位门前和主要区段,有条件的与当地机关监控设施实行对接。单位区域照明设施齐全,无照明死角。设有专职或兼职的巡逻人员,实行有效巡逻防范。

3、工作制度落实建立治安状况公示制度,定期向群众通报治安状况。有规范详实的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记录和台帐。实行定期摸排调处本单位矛盾纠纷,民事纠纷调解率达到100%,成功率达95%以上。对刑释解教等重点人员基本情况掌握准确,帮教率达到100%,控制率达到95%以上;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低于5%,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低于3%。家属区内出租房屋和暂住人员服务管理措施落实。出租房屋、流动(暂住)人口、重点人口实行规范化管理,流动人口登记率达到98%以上,率达到95%以上。对闲散青少年和无业人员的管理教育措施落实,未发生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掌握家属区内境外散居人员及“”等邪教组织成员动态,落实看护、帮教、转化措施,本单位人员未发生参与邪教组织聚集、破坏或上访滋事事件。单位内部对危爆物品管理规范,未发生安全事故和案件。

4、宣传教育落实建有宣传橱窗、标语、警示牌、宣传栏等,积极开展平安建设和法制宣传。单位职工对平安建设工作的知晓率在80%以上。

5、社会治安良好年内单位职工违法犯罪率低于万分之五。刑事案件立案数低于单位人数的千分之一。各类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达到了小事不出单位,矛盾纠纷不上交;无群体性上访和越级进京、赴省、来市等非正常上访。年内未连续发生入室盗窃案件。年内无刑事和重(特)大治安案件及造成恶劣影响的治安灾害事故。群众对单位内部治安的满意率在92%以上。

三、平安村标准

1、组织机构健全建立社会管理及平安建设工作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到位,职责任务明确,有专兼职人员。建立有治保、调解、帮教等村级综治组织,有固定办公场所。村级治安联防队伍落实,视情况开展季节治安巡逻。

2、工作制度完善综治及平安建设制度健全,规范上墙;工作台帐和记录详实全面。设立村级警务室、法官工作室,悬挂明显标志和联系方式,责任干警活动经常。建立治安状况公示制度,定期向群众公示治安状况。建立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摸排调处工作机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未发生集体上访或越级进京、赴省、来市等非正常上访。有综治经费投入,治安中心户长、村级巡逻队员报酬落实。

3、防范措施落实村级治安巡逻制度健全,坚持开展季节和重大节日期间巡逻。治安中心户长配备齐全,工作认真负责,报酬落实方式多样、有效。技防投入逐年增多,在平原等集中连片居住的村实行警铃入户,覆盖面达总户数80%以上。对“”等邪教组织成员管稳措施落实,帮教转化工作经常,未发生村民参与邪教组织聚集、破坏或上访滋事事件。刑释解教人员底子清,帮教组织健全,措施落实,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低于5%,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低于3%。流动人口实行规范化服务管理,登记率达到98%以上,率达到95%以上。

4、宣传教育经常教育宣传落实。设有专门宣传橱窗,刷写建设宣传标语,宣传教育活动经常、形式灵活、方法有效。开展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建设和争当文明“好媳妇”、“好公婆”等评比活动,村容整洁,乡风文明,邻里团结和睦。群众对平安建设工作的知晓率达80%以上。

5、社会治安良好年内无刑事和重(特)大治安案件及造成恶劣影响的治安灾害事故。各类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达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纠纷不上交;无群体性上访和越级进京、赴省、来市非正常上访。聘任干警担任法制教育辅导员,定期向群众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村民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在92%以上。

四、平安校园标准

1、组织领导有力平安建设工作机构健全,有专职副校长负责安全工作;配备法制副校长。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经常开展平安建设活动和安全工作检查。层层签定平安建设工作责任书。

2、制度建设规范建立并严格执行领导带班、教师值班、门卫和巡逻制度。建立并严格执行仪器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并严格执行实验室安全操作规定和管理制度。体育运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场所防范措施落实,符合安全要求。建立严格的勤工俭学、集体校外活动的审批制度、组织方案、安全防范预案及保卫措施。学生集中活动区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与校外住宿学生及房屋出租户签定安全责任书。建立事故报告制度、突发事件预案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学生安全管理教育制度。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活动。

3、安全管理严格体育设施、安全通道、水(电、气)设备及管道、校舍围墙、食堂设施及设备、实验所用物品及消防器材、锅炉设备等符合国家建筑消防安全要求。学校医务室、食堂、水源符合卫生健康要求,食品购买、运输、储备、加工、消毒等环节符合卫生标准;防范和预防传染病措施落实,对学生和有关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定期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经常对校车司乘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对校车进行维护保养。对教职工经常进行资格审查和职业道德教育,无患有精神病、传染病史人员在校从教,无体罚、辱骂学生现象,无刑释解教及监外执行人员,及时妥善安置不适合在学校工作的人员。

4、安全教育落实落实每学期一次的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和安全教育周活动,在开学初和重、特大节日期间及寒、暑假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学生参加劳动生产实践、勤工俭学及外出活动期间的安全教育。开设普法宣传教育课,对学生定期开展安全防范、消防、自救等基本教育。学校公共场所、特殊部位设立安全醒目警示标志。对网络痴迷、学习(生活)困难学生等特殊人员建立档案,落实帮教措施。

5、周边环境良好学校周边设立报警点、治安岗亭,校外公路交通安全设施齐全。建立警校共建联系制度,在交通高峰期、学生集中流动期与交警部门协同组织交通疏导。学校周边无违章及易倒、易塌等危险建筑,无生产、销售易燃、易爆和剧毒物品的房屋和摊点。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无网吧,无非法经营的报刊、音像、饮食摊点、小卖部、娱乐场所等,无出售“三无”、腐烂变质、过期等不符合卫生标准和有损学生身心健康的食品、物品和刊物。

6、维稳工作正规学校定期开展可能影响安全稳定因素的分析和排查,及时制定和采取防范措施。信息渠道快捷畅通,学校安全稳定和平安创建的各类信息上报及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扎实,无赴省、进京集体访和非正常上访现象。对重点部位和重点人员监控有力,情况掌握及时准确,校园网络有防范、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能力。

五、平安企业标准

1、组织机构健全建立社会管理及平安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配备12名专职工作人员,有创建经费。企业、科室、车间、班组层层签订平安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落实工作责任。建立护厂队、护院队等巡逻队伍,严格实行门卫值班和治安巡逻制度,严格出入登记。员工超过千人的厂矿、商贸企业(商场、超市、购物中心)必须聘用正规专职保安人员,做好内部的安全保卫工作。

2、防范措施落实人防、物防和技防相结合的治安防范措施落实到位。开展科技防范。在重点要害部位安装电子监控设备、防盗装置、联网报警装置,有条件的与地方机关监控设施对接。易燃、易爆、剧毒危险品、高腐蚀性化学品的管理有序,制度健全;重点化学品库、试验室、财务室的安全防范措施到位,未发生有毒、易燃、易爆化学品丢失、中毒、火灾等事故。

3、管理制度完善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无群体、越级非正常上访等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发生。建立流动(暂住)人口服务管理制度,加强对出租房屋和外来暂住人口的服务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建立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制度,做好对重点人员的帮教工作,做到不漏管。加强对企业食品卫生的安全检查,严防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主动接受各级平安建设和综治部门的指导、协调和监督,积极参与企地共建活动。

4、宣传教育经常建立法制教育制度,设有专门宣传橱窗、标语、警示牌、宣传栏等,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法制教育和培训。聘任干警担任法制教育辅导员,对职工定期开展法制教育宣传。企业职工对平安建设工作的知晓率在80%以上。

5、治安状况良好年内无刑事和重(特)大治安案件及造成恶劣影响的治安灾害事故。企业职工违法犯罪率(治安处罚以上)低于千分之一。企业职工对单位内部治安的满意率在92%以上。

六、平安医院标准

1、组织领导有力建立了平安建设工作领导机构,落实了“一把手”的建设责任。制定了平安建设工作计划、方案和相关工作人员职责。定期研究分析医院内部及周边治安环境和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治理工作。按规定设立了安全保卫机构和警务室,落实了专职人员、责任民警和辅警。落实了医疗纠纷处置机构和场所,配备了录音、录像等器材。

2、医疗服务正规建立健全了医疗安全报告、医疗差错事故防范、医疗事故争议处理、卫生防疫、医疗废弃物处置及应急医疗救治等有关管理制度。医务人员从业资格把关严格,管理规范。医德医风规范,教育培训制度落实。医疗器械和药品准入、采购、使用与管理制度健全,落实有效。医患沟通机制健全,组织制度完善,未发生因医患纠纷引发重大突发或群体事件。

3、重点防范到位建立和完善了门卫、重点部位和医疗服务区安全保卫制度。医疗综合服务区和制济室、药房、器械库、大型医疗检查设备及财务室、配电室、病案室、总机房等重点部位防火、防盗制度健全,安全防范的设施配备齐全规范。配电、压力设施和易燃易爆、毒麻药品、菌种及放射源管理制度健全,责任落实到人,定期开展安全管理、消防知识教育,未发生重要物资流失等不良事件。重要部门、重点科室和部位落实了技术防范设施,系统运行良好。

4、预警机制完善建立了预防职务犯罪的组织领导机构。落实了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制度和措施。建立医院处置突发治安和公共卫生事件领导机构,落实了应急处置预案,定期组织演练。能及时应对和处置突发治安和公共卫生事件,对重大突发事件能做到提前预防、妥善处理。

5、建设效果明显年度未发生二级发上医疗事故。年度未发生重大安全和责任事故。年度未发生单位职工被有关部门查处的职务犯罪。

6、符合平安单位的创建条件见平安单位标准。

七、平安工地标准

1、组织领导有力建立了平安工地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完善了工作网络,落实了“一把手”的建设责任。配备了专(兼)职的安检、巡逻、消防和门卫等安全保卫队伍。健全了平安建设工作责任制,落实了检查、考核、奖惩措施。与驻地有关部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联合开展工地安全生产及周边治安状况分析评估,形成了齐抓共创平安工地的合力。

2、治安防控到位工地内设立专职门卫,配备必要的应急通讯器材,建立了正规的门禁制度,人员、物资出入登记;安全巡查、值班等制度健全,落实较好。财务室和贵重、危险物品储存点等场所落实了治安防范责任制,门、锁、窗结构合理、牢固,并安装了技防设施,符合防盗、防火等安全防范要求。建立了矛盾纠纷预警工作机制,定期开展形势分析和排查化解工作。建立了安全生产、用电、用火工作制度,按规定配备了必要的防护设施,定期开展检查和隐患排查活动。建立了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相关人员熟悉预案内容和职责,适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3、劳务管理正规总包、分包方符合建设资质条件,签定劳动合同正规有效,务工人员符合人口管理规定,并进行了实名登记。总包单位设立专职劳动工资管理员,严格按劳动合同支付工资,及时为务工人员办理人身伤害保险。教育培训计划落实,定期对务工人员进行思想道德、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文明行为及业务技能培训。关心务工人员的工作生活环境,定期组织文娱活动,安排体检,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

4、施工安全文明安全生产制度健全,定期开展安全教育、考核和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消除安全隐患。施工区域设置围栏设施,并与居民区分离;施工防尘、降噪措施落实,水电管线畅通;施工许可手续齐全,并向社会公示。各类技术人员均经过专业培训,符合条件,持证上岗。

5、现场管理有序建立健全了门卫、财务、危险品存放点、仓库、配电室、木工房、宿舍、食堂等部位各项安全防范制度,并上墙公示;设立了综治宣传、民工维权告示栏。工地禁火区标志明显,作业区、办公区、宿舍等部位按规定配备了足够有效的灭火器材,消防制度健全,应急通道畅通。工地及宿舍内无乱接乱拉电线、违章使用电炉、电加热器和使用未经消防部门审核批准的液化气钢瓶的现象。职工食堂上岗人员持有效许可证和健康证,就餐环境卫生,炊具清洁,操作规范。6创建效果明显未发生因维稳工作不力或拖欠工人工资而引发的集访、闹访等现象。未发生重大或有一定影响的刑事、治安案件。未发生影响人为破坏事件。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交通、火灾等责任事故。

八、平安市场标准

1、领导机构健全各类市场成立了以法人代表牵头,吸收市场管理部门、经营者代表等参与的平安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机构。市场管理部门与经营者签定了平安创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建立和完善了市场内部各项经营管理制度,经营者对制度内容比较熟悉,并能认真遵守。

2、防范措施落实市场建立了内保机构,配备了保卫人员。大型和有条件的市场装备了电子监控、自动报警、自动喷淋等技防和消防设施。小型和户外交易市场由管理方牵头,组建了商户联防或雇佣保安等形式的治安防范队伍,定期组织治安巡逻和安全检查。市场治安管理正规,对小偷小摸、盗窃绺窃等侵害经营者、消费者利益行为治理有效。

3、纠纷化解有效市场建立了吸收管理方、经营者参与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组织机构。制定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定期组织经营者开展文明经商、公平交易和平安市场创建教育。及时调处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矛盾纠纷调解率达98%以上,调解成功率在95%以上。

4、商品交易安全商户守法、文明经营,经销商品符合国家卫生、安全要求。注重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消费安全,定期开展商品安全抽查和重大节假日检查,无经销假冒伪劣商品现象。市场设立公平交易(复称)台,无强买强卖或坑害消费者现象。市场管理办公室设立消费投诉机构,专人受理消费者投诉,对各类投诉能及时调查处理,投诉处理率达100%。

5、治安状况良好治安秩序良好,年内无重大刑事和治安案件。无重大治安灾害事故。无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无越级、群体上访。商品交易双方均有安全感,群众对市场治安满意率达95%以上。

九、平安景XX标准

1、组织领导有力建立了由景区管理部门、机关、旅游企业等部门组成的平安景XX建设领导机构,落实了“一把手”的建设责任。建设领导机构成员单位职责明确,任务具体,落实到人。重视平安景XX建设工作,能定期研究部署创建活动有关事宜,适时组织检查和考核。制定了平安建设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建设目标。

2、安保建设正规景区建立了内部安全保卫组织或专职安全保卫机构,人员编制到位,责任落实。内部安全保卫组织工作程序正规,日常管理规范,活动开展经常,工作资料规范,作用发挥到位。安全保卫机构有固定的办公用房、经费保障和必要的交通、通讯警械及办公设施。内部安全保卫工作人员一年内无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3、管理制度健全景区建立了重点要害部位、危爆物品管理、安全值班和门卫门警等制度。建立了游客高峰期及特殊时段安全制度,落实了应急处置措施。定期对重点要害部位及游客旅游区组织巡逻巡查,维护治安秩序,消除安全隐患。消防、交通等安全设施符合有关规定,并按要求落实到位,安全检查制度落实,工作开展情况记载详实、清楚,各类文件档案资料齐全规范。

4、预警机制完善建立了景区预警领导责任制,落实了“谁主管、谁负责”的领导责任。制定了景区处置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和件应急预案。落实了大型活动、假日旅游黄金周和各种重大节庆活动安全保卫方案。定期按预案组织应急救援演练。应急救援的组织力量、物资器材储备到位,应急疏散设施符合安全要求。

5、安全设施完备景区游乐和安全基础设施完备,检测、维护和更新及时,运行正常,符合标准。景区提示牌、危险地带警示牌及安全标识、标志清楚醒目。按要求配备了符合国家标准的技防设施设备,重点要害部位实现全覆盖。景区和企业内部一年内未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和重大安全事故。

6、内外秩序良好景区及周边(主要出入口、旅游纪念品市场、停车场)治安秩序良好,危害游客的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控制。交通秩序良好,道路畅通,停车场、停车位设置规范,车辆停放整齐。景区导游队伍管理规范,无无证上岗现象。设立24小时游客投诉授理咨询台,设立专门投诉电话,有专人负责受理旅客投诉,处理及时、妥善,档案记录完整。景区及周边市场秩序良好,市场管理规范,交易公平、公正,无违法违规经营摊点、经销假冒伪劣商品、围追兜售、强买强卖等不良现象;餐饮服务行业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人员持证上岗。

7、创建效果显著景区两年内未发生重大刑事案件,一般刑事和治安案件得到及时查处。年内无旅游安全事故、火灾和件发生。景区及周边治安秩序良好,游客安全感增强,对景区治安工作满意率达到92%以上。

十、平安路段标准

1、组织领导有力国、省道通过县市区建立了建设平安路段及安全畅通工作领导小组,并纳入议事日程,落实了领导责任。在县市区综治委(办)的领导下,制定了交通安全规划,明确了平安路段建设目标。信息沟通渠道畅通,协调机制健全,建立了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联席会议制度。所在县市区设立了公路巡逻中队及交警中队,人员配备到位,装备器材落实。

2、路段管控到位县市区公路巡逻中队及交警中队坚持24小时值班备勤,对路段运行及路面状况达到了全天候控制。路段通行秩序良好。机动车遵守交通安全法率达到80%以上;对客车超员,低速货车、农用车、拖拉机载人,驾驶证准驾不符,酒后驾车、车辆无牌无证,拼装报废车辆上路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整治有力,控制有力。公路巡逻中队及交警中队执法公正、文明、规范,无执法人员违法违纪案件和公路“三乱”现象发生。

3、预警机制健全县市区建立了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预警机制,定期研判公路通行情况。定期开展路段交通事故情况分析,并做好详细记录。交通事故快速救援机制健全,配备了必要的救护力量和装备器材。制定了应对恶劣气候条件道路通行的交通应急预案。建立了处置重特大交通事故应急方案。

4、重点治理有效制定了事故多发点(段)治理方案,完善了治理措施和档案资料。定期开展公路危险路段排查,登记、记录详实。平安XX段交通整治活动经常,影响平安畅通的突出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5、建设效果明显交通事故四项指标保持平稳下降。未发生3人以上重特大交通事故。信息传递快捷,无迟报、漏报、瞒报现象。

十一、平安家庭标准

1、严格遵守法律热爱祖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学法、用法,家庭成员中无违法犯罪行为。家庭成员无参加“”等邪教组织。家庭成员积极参与禁毒、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自觉远离毒品,无吸毒、贩毒、制毒行为,预防艾滋,珍爱生命。家庭成员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娱乐方式文明健康,不组织,不参与。家庭成员依照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无理取闹、不越级上访、不违法上访、不煽动串连、不鲁莽从事。

2、维护社会和谐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男女平等,家庭成员之间无暴力行为,家庭环境和谐美满。邻里之间明礼谦让,互帮互助,团结友爱,邻里关系融洽和谐。家庭成员积极参与人民调解,能及时有效化解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不使矛盾激化。

3、增强防范意识家庭成员熟知防火、防盗、防抢、防爆、防交通事故等各类防范知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避免发生各类事故,确保自身及公共安全,创安全防范之家。家庭成员能响应上级的号召,积极参与治安联防、红袖标等活动,共同维护公共安全。

4、创建效果明显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对社会治安满意率、平安创建知晓率均达到100%。

Copyright © 2019- hids.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8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