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工资支付期限的拖欠标准和拖欠工资辞职报告的写作要点,以及拖欠工资起诉需要的证据包括哪些。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工资的支付期限,在30天以内就算拖欠。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拖欠或未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法律分析
一、工资支付期限的拖欠标准是什么?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而工资的支付期限,在30天以内就算拖欠。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按月支付”即包括工资应当以月薪的形式发放,也包括应当每月支付。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二、拖欠工资辞职报告怎么写
1.标题。在辞职报告第一行正中写上报告的名称。一般辞职报告由事由和文种名共同构成,即以“辞职报告”为标题。标题要醒目,字体稍大。
2.称呼。要求在标题下一行顶格处写出接受辞职报告的单位组织或领导人的名称或姓名称呼,并在称呼后加冒号。
3.正文。正文是报告的主要部分,正文内容一般包括三部分。
4.结尾。结尾要求写上表示敬意的话。
5.落款。辞职报告的落款要求写上辞职人的姓名及提出辞职申请的具体日期。
三、拖欠工资起诉需要的证据包括哪些
拖欠工资起诉需要的证据包括:
1.能证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
2.能证明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的证据,包括工作证或工作牌、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有公司名称的工装、个税完税证明、暂住证、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派工单、同事证言、录音录像或者其它书面材料。
拓展延伸
拖欠工资辞职报告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如果员工因拖欠工资而辞职,用人单位应该立即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以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员工可以依法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拖欠工资数额较大,员工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员工需要提供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如工资单、邮件记录、短信记录等。如果用人单位无法提供合理的解释,员工可以依法获得赔偿。因此,用人单位应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时支付员工工资,以免面临法律风险。
结语
工资支付期限的拖欠标准是什么?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而工资的支付期限,在30天以内就算拖欠。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另外,“按月支付”即包括工资应当以月薪的形式发放,也包括应当每月支付。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拖欠工资辞职报告怎么写?
1.标题。在辞职报告第一行正中写上报告的名称。一般辞职报告由事由和文种名共同构成,即以“辞职报告”为标题。标题要醒目,字体稍大。
2.称呼。要求在标题下一行顶格处写出接受辞职报告的单位组织或领导人的名称或姓名称呼,并在称呼后加冒号。
3.正文。正文是报告的主要部分,正文内容一般包括三部分。
4.结尾。结尾要求写上表示敬意的话。
5.落款。辞职报告的落款要求写上辞职人的姓名及提出辞职申请的具体日期。
拖欠工资起诉需要的证据包括哪些?
拖欠工资起诉需要的证据包括:
1.能证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
2.能证明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的证据,包括工作证或工作牌、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有公司名称的工装、个税完税证明、暂住证、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派工单、同事证言、录音录像或者其它书面材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五条 【违约金】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二条 【服务期】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五条 【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