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E(Industrial Engineering)的概念
1-1IE的定义
¬应用分析、设计的原理、技巧,并配合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专门知识和经验,且透过「设计」、「改善」、「标准化」来进行人、材料、设备等生产要素的综合,以建立良好的工作系统,并使系统所期待的机能可稳定发挥。
「设计」─对未来的工作制定新系统。
「改善」─对现行的工作系统修正为更好的系统。
「标准化」─使设计或改善后的系统能落实,以发挥应有的机能。
®IE的基础部份就是工作研究。而工作研究又分类如下:
流程分析Ô大处着眼
方法研究
工作研究 动作分析Ô小处着眼
时间研究
1-2工作研究的价值
¬系统化研究以发现最佳的方法。
决定作业标准最精确的方法。
®决定标准时间最精确的方法。
¯应用范围宽广,无论直接或间接单位皆可应用。
°教育训练的有效工具。
2.流程分析
2-1流程分析的内容及其应用的工具
¬从整个制程或一系列的操作做全盘考虑,分析下列项目:
进而改善工作程序、方法,增加净作业比例及有附加价值之作业,以提高工作效率。
相关的分析工具有:
制品
工程分析表
(FLOW PROCESS CHART)
作业者
制品
流程线图
作業者
从某工作站、分析作业者的操作方法、或作业者与机器间的相对关系,进而改善操作方法,以缩短工时或提高机器效率。一般称为联合工程分析,其相关分析工具有:
2-2流程图分析图表的作用
2-3流程分析的符号
符号 | 意义 | 说 明 |
○ | 操作 | 直径3/8”的圆圈。凡一件物品、或目标经有意地改变其物理或化学性质,此改变性质的过程称为操作。故操作常使材料、零件或加工更进一步接近完成。当然操作包含有事前准备及善后处理。 |
ð | 搬运 | 空心箭号。凡有意改变物体之位置,由一处移至另一处,即为搬运。但其移动,如为操作或检验所附带发生者,则非搬运。 |
o | 检验 | 每边3/8”之正方形,为鉴定物体(原材料、零件、半成品、成品)的性质与规格之异同,而给予试验,比较或证明其数量及品质,称为检验,检验须有标准。 |
D | 停滞 | 正写的大”D”字,由于预定的次一行动(如操作、搬运、检验)未马上发生,而产生的时间空档,此空档为非必要,或非控制情况之下产生者。 |
▽ | 储存 | 为物品的保存或维持,但此行动是在可控制的状态下,故储存行动的取消,须经制度或法定上的认可,如领出物料,须经有关人员签可。 |
2-4工程分析表
¬何谓工程分析表
制品工程分析表─
说明制程中原料、在制品或零件被处理的过程。
作业者工程分析表─
说明操作者一连串的作业过程。
绘制方式:
搬運距離(M)
單位時間(M)
2112機底橫架(4)
8呎長角鋼
(1”t)
儲於2’高架上
運到#2鉋床
300
5
10
搬至手推車
®工程分析的实施步骤:
明确问题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如设计图、工厂工作场所配图、作业人员表、材料基准表、机器设备一览表、工程程序表、试验检查规定、作业指导单、生产预定表………..等有关的制造数据。
如每100个当作分析单位,则无论那一过程皆应以100个进行分析。
¤在工作现场进行,最好询问有关的领班,尽量不要询问作业者或离开现场在房间内询问领班。
¤确实而不遗漏的收集资料,存疑的地方须调查,勿以想象、猜测方式处理。
¤勿只靠询问,必要时,得收集过去的资料或以实测方式来补足。
¤工程分析记号是以目的分类,即考虑「为什么要做?」来分类,如:某零件经热处理后,放于地上2个小时,若以型态分类,则就放置而言是属于停滞;但放置的目的是为了使其自然冷却、或使其硬化,以改变该零件的性质,故应视为操作。
(1次的搬運距離)*(每個分析單位的搬運次數)
總搬運距離
至于距离的测定以目测即可,通常一步以内的距离可不记入。
(一個單位的時間) * (分析單位的數量)
總時間
关于”D”、”▽”的时间计算,可用粉笔于零件上写上开始时刻,当发生其它事象时,再记上当时改变的时刻。
统计目前方法中各事象的次数、距离、时间,以发现问题的重点或做为改善前后的评估。
¤应用5W1H检讨
WHAT─做什么,以排除不必要的工作。
WHERE─地点何在,以掌握合理作业场所,及作业单位。
WHEN─何时,以改变组合顺序。
WHO─谁做,以做好作业分配。
HOW─如何做,方法究简化、合并、重排等。
WHY─为何,以排除不必要的工作。
¤应用预先设计好的质问表。
¤检讨时最好能配合「流程线图」
¤检讨时发现任何值得注意的事项均予记录,然后依E.C.R.S原则思考改善构想(E─剔除,C─合并,R─重排,S ─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