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类犯罪案件有以下罪名:
1、伪造货币罪;
2、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
3、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
4、持有、使用假币罪;
5、变造货币罪;
6、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
7、伪造、变造、转让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批准文件罪;
8、高利转贷罪;
9、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10、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
11、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
12、伪造、变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
13、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
14、内幕交易、泄露内幕消息罪;
15、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
16、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罪;
17、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
18、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
19、违法发放贷款罪;
20、用帐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
21、非法出具金融票证罪;
22、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
23、逃汇罪;
24、骗购外汇罪;
25、洗钱罪;
26、集资诈骗罪;
27、贷款诈骗罪;
28、票据诈骗罪;
29、金融凭证诈骗罪;
30、信用证诈骗罪;
31、信用卡诈骗罪;
32、有价证券诈骗罪;
33、保险诈骗罪;
34、职务侵占罪;
35、诈骗罪;
36、侵占罪;
37、挪用资金罪;
38、挪用特定款物罪;
39、故意毁坏财物罪;
40、破坏生产经营罪;
41、贪污罪;
42、挪用公款罪;
43、受贿罪;
44、单位受贿罪;
45、行贿罪;
46、对单位行贿罪;
47、介绍贿赂罪;
48、单位行贿罪;
49、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50、隐瞒境外存款罪;
51、私分国有资产罪;
52、私分罚没财物罪。
经济犯罪有哪些定罪证据:
1、物证;
2、书证;
3、证人证言;
4、被害人陈述;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6、鉴定意见;
7、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8、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综上所述,经济犯罪包含的罪名非常多,所以不同经济犯罪的量刑依据也不一样,一般涉案金额,犯罪动机,造成的损害后果等都是法院量刑时的参考依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条
【变造货币罪】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