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名称】
通用名: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
商品名:科跃奇
【生产企业】
Bayer Health Care LLC
【成份】
本品为无菌、稳定、经纯化的无热原的重组人凝血因子Ⅷ。由经遗传学构建的幼年仓鼠肾(BHK)细胞系产生,该细胞系同时导入人凝血因子Ⅷ基因和人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
活性成份:重组人凝血因子Ⅷ。
辅料:甘氨酸、蔗糖、氯化钠、氯化钙、组氨酸以及聚山梨酯80。
【作用与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成人和儿童A 型血友病(先天性凝血因子Ⅷ缺乏)患者治疗下列情况:
用于常规预防,以降低出血频率出血事件的按需治疗和控制围手术期出血的管理本品不适用于治疗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规格】
250IU/瓶,500IU/瓶,1000IU/瓶
【用法用量】
本品仅能在复溶后用于静脉注射。
本品儿童患者(<12 岁)使用剂量均依据国外临床试验结果而定,尚未积累中国儿童(<12 岁)的临床数据。
给药剂量
剂量和治疗持续时间取决于凝血因子Ⅷ缺乏的严重程度、出血部位和程度以及患者的临床状况。实施大手术或发生危及生命的出血事件时,替代疗法的谨慎控制尤为重要。
每瓶本品的标签中均使用国际单位(IU)标定凝血因子Ⅷ效价。依据最新WHO(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标准(IS)定义一个IU的凝血因子Ⅷ浓缩物。
使用显色底物法测定并标定本品的效价。一项在全球41家临床检测实验室进行的研究测定了本品加至血友病患者血浆中的回收率。研究结果表明,依据检测实验室采用的常规方法,无论使用一期凝固法或显色底物法均能够准确测定血浆中本品的凝血因子Ⅷ活性。
可以使用如下所列公式估算实现以IU/dL表示(或正常水平的%)的理想凝血因子Ⅷ 水平所需的剂量:
所需剂量(IU)=体重(kg)x 期望的凝血因子Ⅷ升幅(正常水平的%或 IU/dL)x 预计/实测回收率的倒数(例如:每 1 IU/kg 回收 2 IU/dL,所需剂量为 0.5)
可使用如下所列公式估算以 IU/dL 表示(或正常水平的%)的预测体内凝血因子Ⅷ水平的升幅峰值:
预测凝血因子Ⅷ的升幅(IU/dL 或正常水平的%)=[总剂量(IU)/体重(kg)] x 2(每1 IU/kg 回收的凝血因子Ⅷ的IU/dL)
例如(假设患者的基线凝血因子Ⅷ水平< 1%):
体重为20 kg的儿童所需峰值为50%。在这种情况下,所需的本品剂量为20 kg x 50 IU/dL x 0.5(每1 IU/kg回收2 IU/dL)= 500 IU
体重50 kg的患者中,给予剂量为2000 IU的本品,预计注射后凝血因子Ⅷ水平升幅为2000 IU / 50 kg(体重)x 2 IU/dL每IU/kg = 80 IU/dL(正常水平的80%)依据患者的临床应答调整剂量。在不同患者中,药代动力学参数(例如:半衰期、增量回收率)以及对本品的临床应答可能不同。
出血事件的按需治疗和控制
表 1 中提供了对出血事件进行按需治疗和控制时,本品给药的指导原则。治疗的目的是维持血浆凝血因子Ⅷ活性水平等于或高于表 1 中所列的血浆水平(正常水平的%或以 IU/dL 表示)。
围手术期出血的管理
表 2 中提供了手术期间(围手术期)本品给药的指导原则。治疗的目标是维持血浆凝血因子Ⅷ活性水平等于或高于表 2 中所列的血浆水平(正常水平的%或以 IU/dL 表示)。在实施大手术期间,强烈推荐监测恰当的实验室检测参数,包括连续测定凝血因子Ⅷ的活性 (见【注意事项】)。
常规预防
依据临床应答为每位患者单独设定剂量。成年和青少年患者:每公斤体重20至40 IU的本品,每周2至3次。年龄≤ 12岁的儿童患者:每公斤体重25至50 IU的本品,每周2次、每周3次或隔日1次,视每位患者的具体要求而定(见【儿童用药】)1. 给药前的配制及复溶
2. 给药方法
仅用于静脉注射。
给药之前,肉眼检查经复溶的本品溶液中是否有不溶性微粒或变色。如果观察到溶液中出现任何颗粒物或溶液变色,则不得使用。复溶后应尽快将本品进行给药。如果未立即给药,则室温下储存不得超过3小时。静脉给予本品时,注射时间可为1-15分钟。依据每位患者的应答调整给药速度。【副作用与不良反应】
临床试验中最常报告(≥3%)的不良反应为头痛、发热和瘙痒(见表3)。
1.临床试验的经验
在193例曾经接受过治疗且至少接受本品暴露长达3个月的患者(PTPs)(包括51例年龄<12岁的儿童患者)中评价了本品的安全性。通过使用源于3项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性临床研究的合并数据库,对本品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年龄≥12岁的患者参与研究的中位时间为372天,中位暴露时间(暴露日(EDs))为159个暴露日。
年龄<12岁的患者参与研究的中位时间为182天,中位暴露时间为73个暴露日。安全性分析不包括因围手术期管理接受本品治疗2至3周的受试者(n=5)以及在PK研究中接受单次本品治疗的受试者(n=6)。表3中列出了临床研究期间报告的不良反应。在儿童患者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类型以及严重程度与成人患者相似。
包括皮疹、红斑性皮疹和瘙痒性皮疹
免疫原性
在研究期间规定时间间隔以及研究完成访视时,使用本品首次给药之前采集的血液样本,通过改良的Bethesda检测方法,监测所有临床试验受试者针对凝血因子Ⅷ的中和性抗体(抑制物)的产生。
针对本品开展的临床试验(I期至III期)共评价了204例诊断为重度A型血友病(凝血因子Ⅷ<1%)、之前接受凝血因子Ⅷ浓缩物暴露≥50暴露日(EDs),且无抑制物形成史的儿童和成人患者。
在已完成研究中,无PTPs(曾接受过治疗的患者)形成针对凝血因子Ⅷ的中和性抗体。在一项正在进行的扩展研究中,1例年龄为13岁的PTP(曾接受过治疗的患者)患者于550个暴露日(EDs)之后出现滴度为0.6BU的中和性抗体,且伴随出现急性感染和抗心磷脂抗体IgG阳性。凝血因子Ⅷ回收率为每1IU/kg回收2.2IU/dL,年化出血率(ABR)为0,并且无需更改治疗方案。
在一项正在进行主动招募的PUPs(未曾接受治疗的患者)临床试验中,14例接受治疗的受试者中有6例(42.9%,95%置信区间为17.7%-71.1%)形成了抑制物。在这6例受试者中,3例受试者(21.4%)的抑制物为高滴度,3例受试者(21.4%)暂时出现低滴度的抑制物,无需更改这3例受试者的治疗方案。
抗体形成的检测取决于分析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此外,多种因素可能影响分析中观察到的抗体(包括中和性抗体)形成阳性结果,包括分析法、样本处理、样本采集时间、合并用药以及潜在疾病。考虑到这些原因,对针对本品的抗体产生与针对其他产品的抗体产生进行比较可能会产生误导。
【禁忌】
本品不得在对活性物质、任何辅料或对小鼠或仓鼠蛋白有超敏反应史的患者中使用(见【成份】)。
【注意事项】
1.超敏反应
使用本品可能出现超敏反应,包括速发型过敏反应。超敏反应早期体征可能包括胸闷或喉咙发紧、头晕、轻度低血压和恶心,也可能进展为速发型过敏反应。如果出现严重的速发型过敏反应症状,请停止使用本品,并且立即进行紧急治疗。
本品可能包含痕量小鼠和仓鼠蛋白(见【成份】)。使用该产品进行治疗时,患者可能出现对这些非人类哺乳动物蛋白的超敏反应。
2. 中和性抗体
本品给药之后可能出现中和性抗体(抑制物)形成。使用所有凝血因子 VIII 产品时, 未曾接受过治疗的患者(PUP)形成抑制物的风险最大(见【副作用与不良反应】)。
通过进行恰 当的临床观察和实施实验室检测,仔细监测患者是否形成针对凝血因子Ⅷ的抑制物。如 果给予剂量之后未实现预期的血浆凝血因子Ⅷ活性水平,或出血事件未实现预期的控制, 则可怀疑形成了抑制物(中和性抗体)。
3. 心血管风险因素
当通过凝血因子Ⅷ治疗后凝血功能恢复正常时,有心血管危险因素或疾病的血友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可能与非血友病患者相似。
4. 导管相关感染
通过中央静脉接入设备(CVADs)给予本品时,可能观察到导管相关的感染。这些感染的发生与产品本身无关。
5. 监测实验室检测结果
使用经过验证的检测方法监测血浆凝血因子Ⅷ活性水平,以确保凝血因子Ⅷ水平已充足,并且得以维持(见【用法用量】)。
监测凝血因子Ⅷ抑制物的形成。给予预计剂量的本品之后,如果未实现预期的凝血因子Ⅷ血浆水平,或出血事件未得到控制,则通过Bethesda检测方法测定抑制物。使用Bethesda单位(BU)报告抑制物的滴度。
【药物相互作用】
目前尚未发现和其他药物存在药物相互作用。
【包装】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透明I型玻璃瓶,灰色溴丁基胶塞:
1瓶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
1支含2.5mL灭菌注射用水的预填充注射器
1支灭菌的药瓶适配器
1支一次性使用带过滤器静脉输液针
【药物分类】
凝血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