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婴儿食品安装-保养-维护-售后篇:介绍了宝宝预防刺毛虫、隐翅虫、蜈蚣、蜜蜂、黄蜂等虫的危害以及护理常识。
夏季如何避免宝宝受到昆虫的危害?
进入夏季,除了蚊子、苍蝇会干扰宝宝的正常生活外,妈妈们还要留心其他一些有害昆虫,必要时采取一些防范措施,避免宝宝受到伤害。
刺毛虫
俗称“八角毛”或“洋辣子”,生活在各种树木、草地上。刺毛虫爬到宝宝皮肤上,其毒汁进入皮肤,会引起皮肤损害。
表现:受害部位皮肤发出大量黄豆大红色疹子,疹子中间有针头大水疱,患处皮肤有瘙痒、刺痛、灼热感,这就是“刺毛虫皮炎”。
对策:妈妈迅速用橡皮膏粘去患处的毒毛,然后涂搽炉甘石洗剂。
隐翅虫
亦称翘屁股,常出没于山林中、居家环境、矮树林;夏天的傍晚,尤其是灯光下最多。
表现:皮肤被隐翅虫爬过处奇痒难忍,其毒液还会使皮肤起泡、溃烂、流水。
对策:当隐翅虫落到宝宝身上时,妈妈千万不能用手去拍打,应将其弹开或用嘴吹开、用扇子扇开。另外,傍晚带宝宝外出时,不要让宝宝穿颜色鲜艳的衣服。
蜜蜂、黄蜂
雌蜂腹部有分泌蜂毒的毒腺,毒刺还会发生折断而留在皮肤内。
表现:蜂螫伤多见于面部、颈部或手背等暴露部位,小宝宝皮肤被蜂螫伤后,局部会红肿得很厉害,常有一个由毒刺刺入而形成的针尖大暗红色出血点,小宝宝会有烧灼痛和刺痒。
对策:小宝宝皮肤如果被蜂螫伤后,妈妈要检查有无毒刺埋在皮肤里面,如果有毒刺埋在皮肤里面,可用镊子将毒刺拔出;或者用酒精消毒皮肤后,用消毒过的针头将毒刺挑出,然后外搽10%氨水或者10%碳酸氢钠溶液(俗称小苏打溶液)。
蜈蚣
俗称“百脚虫”,喜欢躲藏在阴暗潮湿的墙角、砖缝或者水沟等处。
表现:毒爪刺入人体皮肤时放出毒汁,使局部皮肤发生红肿,毒爪刺入处有两个暗红色点,小宝宝会感到烧灼痛和刺痒,患处附近的淋巴结发生肿大。
对策:被蜈蚣螫伤后的治疗方法与蜂螫伤相似,但蜈蚣的毒爪不会断落在皮肤内。
护理:
1.尽量避免宝宝在潮湿的地方玩。当宝宝进行室外活动时,妈妈一定注意保护,在树底下不要呆太久。
2. 宝宝的衣服、毛巾毯等,尽量不要晾晒在室外,尤其不能晾晒在树底下。
3.宝宝皮肤被昆虫螫伤,除了局部皮肤反应外,如果还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中毒症状(如烦躁不安、精神萎靡等),就要及时到医院的皮肤科就诊,切不要仍然呆在家里而延误病情。
Copyright © 2019- hids.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8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