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塔、繁塔、城墙
1、铁塔
被誉为“天下第一塔”,而且也是一位千年历史长河的见证者。
据说自有铁塔以来,开封城曾经历37次地震,15次洪水,18次飓风,9次雨患,在地面建筑损毁无数的情况下,开封铁塔依然无恙,不得不说是座宝塔
“开封段的黄河是中国最高的悬河,高出地面10米以上,相当于铁塔的第四层”这是地理课本上对开封铁塔的描述,这座千年铁塔的存在,就是有着这样的意义——地标。
二、繁塔
繁塔是一座书法艺术的宝库。塔内现存碑刻200余方,以宋时期的为主,其中更以宋代书法家赵安仁所写的"三经"最为著名。
繁塔的内外壁镶嵌佛像瓷砖,塔表的每块砖都是一市尺见方,为凹圆形佛龛,龛中有佛像凸起,一砖一佛,跌坐其中,佛像姿态、衣着、表情各具特色。
宋代时,繁塔曾是一座六角九层,80余米高的巨型佛塔。有诗曰:"台高地迥出天半,了望皇都十里春"。故而,"繁台春色"成为著名的汴京八景之一。因岁月沧桑,明代仅余三层。后人在大塔之上,仿损毁的六层缩建为六级小塔,成为独特奇丽,别有风趣的造型。
三、开封城墙
开封城墙全长14.4公里,是我国现存的仅次于南京城墙的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筑。
开封历史上最早的城墙,是2300多年前的战国魏都大梁城,与今城墙部分重合。唐朝时,李勉重筑南北朝时的汴州城,这便是如今开封城墙历史的开始。据《北道勘误志》等文献载,扩建后的汴州城周围达20里155步,有城门7座,把汴河圈入了城内,奠定了今日开封城墙的基础。
北宋定都开封后,城墙作为东京城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断得到增筑,其规模壮阔,气势雄伟。北宋灭亡后,金朝将都城迁往汴京城。金宣宗将城墙向南北两面分别进行了扩筑,金人扩筑后的东京里城,确定了今日开封城墙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