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叫胎位。常见的胎位不正有胎儿臀部在骨盆入口处的臂位,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垂直的横位,或斜位等。异常胎位在分娩时可引起难产,多需手术助产。如处理不当,甚至会危及母亲及胎儿生命。那么,怀孕34周时胎位不正要怎么办?
胎位异常一般指妊振30周后,胎儿在子宫体内的位置不正,较长见于腹壁松弛的孕妇和经产妇。胎位异常包括臀位、横位、枕后位、颜面位等。以臀位多见,而横位危害母婴最剧。由于胎位异常将给分娩带来程度不同的困难和危险,故早期纠正胎位,对难产的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
常见的纠正胎位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胸膝卧位
即孕妇保持头低臀高姿势。做胸膝卧位前应解小便,松解裤带。孕妇可跪在硬板床上,胸部垫一个枕头,将两手前臂上屈,头部放在床上转向一侧,臀部与大腿成直角。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5~7天为一疗程,一周后复查。这是一种借胎儿重心的改变,增加胎儿转为头位的机会。
2.外倒转术
用以上方法纠正胎位无效者,一般可在妊娠30周以后,到医院由医生通过手推等动作倒转胎儿。此法需要专业技术,孕妇不可在家自行做。
准妈妈们要注意的是,校正胎位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自作主张,擅自延长动作的时间和次数不但对调整胎位没有好处,而且有可能会危害到胎儿和自己的健康。进行胎儿校正一段时间后,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随时观察胎位的变化。
胎位不正的问题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如果出现胎位不正的问题,准妈妈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尽快采取措施进行纠正,避免出现更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