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灶的结构是:陶(左右结构)灶(左右结构)。
陶灶的拼音是:táo zào。注音是:ㄊㄠˊㄗㄠˋ。词语解释是:古代烧制陶器的土窑。用黏土垒成的土灶。陶灶[táozào]⒈古代烧制陶器的土窑。⒉用黏土垒成的土灶。基础解释是:古代烧制陶器的土窑。用黏土垒成的土灶。引证解释是:⒈古代烧制陶器的土窑。引汉王充《论衡·无形》:“五行之物,可变改者,唯土也。埏以为马,变以为人,是谓未入陶灶更火者也。”《宋书·徐羡之传》:“羡之回还西州,乘内人问讯车出郭,步走至新林,入陶灶中自剄死,时年六十三。”《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其祀中霤”唐孔颖达疏:“古者窟居,随地而造。若平地则不凿,但累土为之,谓之为复。若高地则凿为坎,谓之为穴,其形皆如陶灶。”⒉用黏土垒成的土灶。引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二章第二节:“在掘地为灶的同时,又制造了配套使用的陶灶,由于可以自由搬动,炊事就更方便了。”唐天际《难忘的行程》:“他点点头:‘好嘛,你坐下来歇歇吧。’然后在临时垒的陶灶前,一面加柴禾,一面又对我说:‘现在路很难走呀!土匪很多。’”。7、网络解释是:陶灶陶灶为方形,前后有两个灶眼,灶眼旁各有一“”字,后部隆起之处安置烟道,灶面除菱形图案外,还有牛腿、鱼、龟及工具钩等图案。8、汉语大词典是:(1).古代烧制陶器的土窑。汉王充《论衡·无形》:“五行之物,可变改者,唯土也。埏以为马,变以为人,是谓未入陶灶更火者也。”《宋书·徐羡之传》:“羡之回还西州,乘内人问讯车出郭,步走至新林,入陶灶中自刭死,时年六十三。”《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其祀中霤”唐孔颖达疏:“古者窟居,随地而造。若平地则不凿,但累土为之,谓之为复。若高地则凿为坎,谓之为穴,其形皆如陶灶。”(2).用黏土垒成的土灶。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二章第二节:“在掘地为灶的同时,又制造了配套使用的陶灶,由于可以自由搬动,炊事就更方便了。”唐天际《难忘的行程》:“他点点头:‘好嘛,你坐下来歇歇吧。’然后在临时垒的陶灶前,一面加柴禾,一面又对我说:‘现在路很难走呀!土匪很多。’”。9、其他释义是:1.古代烧制陶器的土窑。2.用黏土垒成的土灶。
陶灶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陶灶详细内容】
古代烧制陶器的土窑。用黏土垒成的土灶。陶灶[táozào]⒈古代烧制陶器的土窑。⒉用黏土垒成的土灶。
二、引证解释
⒈古代烧制陶器的土窑。引汉王充《论衡·无形》:“五行之物,可变改者,唯土也。埏以为马,变以为人,是谓未入陶灶更火者也。”《宋书·徐羡之传》:“羡之回还西州,乘内人问讯车出郭,步走至新林,入陶灶中自剄死,时年六十三。”《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其祀中霤”唐孔颖达疏:“古者窟居,随地而造。若平地则不凿,但累土为之,谓之为复。若高地则凿为坎,谓之为穴,其形皆如陶灶。”⒉用黏土垒成的土灶。引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二章第二节:“在掘地为灶的同时,又制造了配套使用的陶灶,由于可以自由搬动,炊事就更方便了。”唐天际《难忘的行程》:“他点点头:‘好嘛,你坐下来歇歇吧。’然后在临时垒的陶灶前,一面加柴禾,一面又对我说:‘现在路很难走呀!土匪很多。’”
三、综合释义
古代烧制陶器的土窑。汉王充《论衡·无形》:“五行之物,可变改者,唯土也。埏以为马,变以为人,是谓未入陶灶更火者也。”《宋书·徐羡之传》:“羡之回还西州,乘内人问讯车出郭,步走至新林,入陶灶中自剄死,时年六十三。”《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其祀中霤”唐孔颖达疏:“古者窟居,随地而造。若平地则不凿,但累土为之,谓之为复。若高地则凿为坎,谓之为穴,其形皆如陶灶。”用黏土垒成的土灶。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二章第二节:“在掘地为灶的同时,又制造了配套使用的陶灶,由于可以自由搬动,炊事就更方便了。”唐天际《难忘的行程》:“他点点头:‘好嘛,你坐下来歇歇吧。’然后在临时垒的陶灶前,一面加柴禾,一面又对我说:‘现在路很难走呀!土匪很多。’”
四、汉语大词典
(1).古代烧制陶器的土窑。汉王充《论衡·无形》:“五行之物,可变改者,唯土也。埏以为马,变以为人,是谓未入陶灶更火者也。”《宋书·徐羡之传》:“羡之回还西州,乘内人问讯车出郭,步走至新林,入陶灶中自刭死,时年六十三。”《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其祀中霤”唐孔颖达疏:“古者窟居,随地而造。若平地则不凿,但累土为之,谓之为复。若高地则凿为坎,谓之为穴,其形皆如陶灶。”(2).用黏土垒成的土灶。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二章第二节:“在掘地为灶的同时,又制造了配套使用的陶灶,由于可以自由搬动,炊事就更方便了。”唐天际《难忘的行程》:“他点点头:‘好嘛,你坐下来歇歇吧。’然后在临时垒的陶灶前,一面加柴禾,一面又对我说:‘现在路很难走呀!土匪很多。’”
五、关于陶灶的成语
六、关于陶灶的词语
Copyright © 2019- hids.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8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