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言的结构是:杂(上下结构)言(独体结构)。
杂言的拼音是:zá yán。注音是:ㄗㄚˊ一ㄢˊ。词语解释是:1.杂谈。汉刘向《说苑》有《杂言》篇。2.不纯正的言论。3.即杂言诗。杂言[záyán]⒈杂谈。汉刘向《说苑》有《杂言》篇。⒉不纯正的言论。⒊即杂言诗。基础解释是:杂谈。汉刘向《说苑》有《杂言》篇。不纯正的言论。即杂言诗。引证解释是:⒈杂谈。引晋陶潜《归田园居》诗之二:“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⒉不纯正的言论。引元吴海《书祸》:“所以多者,皆诸子百氏,外家杂言,异端邪説。”⒊即杂言诗。参见“杂言诗”。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至於三六杂言,则出自篇什。”明胡应麟《诗薮·古体上》:“余歷考汉、魏、六朝、唐人诗,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近体、排律、絶句,乐府皆备有之。”。7、网络解释是:杂言杂言,读音záyán,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不纯正的言论。8、综合释义是:杂谈。晋陶潜《归田园居》诗之二:“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不纯正的言论。元吴海《书祸》:“所以多者,皆诸子百氏,外家杂言,异端邪説。”即杂言诗。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至於三六杂言,则出自篇什。”明胡应麟《诗薮·古体上》:“余歷考汉、魏、六朝、唐人诗,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近体、排律、絶句,乐府皆备有之。”参见“杂言诗”。杂言[záyán]杂谈、漫谈。晋.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五首之二:「想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9、网友释义是:杂言,读音záyán,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不纯正的言论。10、国语辞典是:杂谈、漫谈。杂言[záyán]⒈杂谈、漫谈。引晋·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五首之二:「想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1辞典修订版是:杂谈、漫谈。晋.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五首之二:「想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1其他释义是:1.杂谈。汉刘向《说苑》有《杂言》篇。2.不纯正的言论。3.即杂言诗。
杂言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杂言详细内容】
1.杂谈。汉刘向《说苑》有《杂言》篇。2.不纯正的言论。3.即杂言诗。杂言[záyán]⒈杂谈。汉刘向《说苑》有《杂言》篇。⒉不纯正的言论。⒊即杂言诗。
二、基础解释
杂谈。汉刘向《说苑》有《杂言》篇。不纯正的言论。即杂言诗。
三、网络解释
杂言杂言,读音záyán,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不纯正的言论。
四、汉语大词典
(1).杂谈。晋陶潜《归田园居》诗之二:“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2).不纯正的言论。元吴海《书祸》:“所以多者,皆诸子百氏,外家杂言,异端邪说。”(3).即杂言诗。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明诗》:“至于三六杂言,则出自篇什。”明胡应麟《诗薮·古体上》:“余历考汉、魏、六朝、唐人诗,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近体、排律、绝句,乐府皆备有之。”参见“杂言诗”。
五、关于杂言的词语
六、关于杂言的诗词
<<《杂言赋得风送崔秀才归白田限三五六七言(暄字)》>> <<《杂言赋得风送崔秀才归白田限三五六七言》>> <<《杂言赋得风送崔秀才归白田限三五七七言》>> <<《杂言·天不与人言》>> <<《杂言·苍梧閟弓剑》>> <<《杂言·燕赵多佳人》>>
Copyright © 2019- hids.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8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