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鸡肋的解释是:⒈ 比喻做无多大意义而又不忍舍弃的事情。语本《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备因险拒守”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食鸡肋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食鸡肋详细内容】
比喻做无多大意义而又不忍舍弃的事情。语本《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备因险拒守/'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二、引证解释
⒈ 比喻做无多大意义而又不忍舍弃的事情。引:语本《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备因险拒守”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脩便自严装,人惊问脩:‘何以知之?’脩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宋苏轼《相视新河秉道有诗次韵》之一:“从来自笑画虵足,此事何殊食鸡肋。”
三、综合释义
比喻做无多大意义而又不忍舍弃的事情。语本《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备因险拒守”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脩便自严装,人惊问脩:‘何以知之?’脩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宋苏轼《相视新河秉道有诗次韵》之一:“从来自笑画虵足,此事何殊食鸡肋。”
四、其他释义
1.比喻做无多大意义而又不忍舍弃的事情。语本《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备因险拒守'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五、关于食鸡肋的成语
六、关于食鸡肋的词语
Copyright © 2019- hids.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8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