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蛉子:别名金蛉_蛣蛉_唧蛉子_双带拟蛉蟋,为直翅目、蛉蟋科、拟蛉蟋属动物,原产于亚洲中国南方地区,江苏、浙江、安徽、湖南等地。成虫出现于夏季,以夜间活动为主。常在灌木丛、草丛、竹丛、绿篱中出没,有时也栖息在园林、田野或庭院、花园中小乔木的枝头叶下爬行与鸣叫。城市居民作为鸣虫宠物饲养,欣赏它的鸣声可得天然野趣。
体形娇小玲珑,形态美丽可爱,身体闪亮如金,鸣声音清脆宏亮,犹如金属的风铃一般,悦耳动听,故得名。一天可鸣唱5小时,每次半分钟至三分钟,被视为诸多鸣虫宠物中的佼佼者。
科目分类:鸣虫 ;生存环境:灌丛 ;颜色分类:褐色_黄色 ;居住环境:树栖 ;最大体型:1cm ;性情分类:温和 ;寿命年限:1年 ;适宜温度:24℃±5℃ ;食物饲料:杂食
金蛉子形态特征:
体长7-9mm,宽约3.5mm,如袖珍型的小蟋蟀,玲珑小巧,逗人喜爱。体色金黄,复眼绿色,金色的前翅下略显黑色。其触须既细长又长,长度可超过其身长的1倍,基部褐色,中间白色,尖端黑色,有趣而奇特。前翅发达而宽长,几达尾部顶端,后翅较硬厚,具有金属的光泽,前左翅薄而透明,折叠于右翅下面。体后有1对尾须,八字形分开。后肢长大而强健,使其蹦跳有力,爬行快速。
金蛉子生活习性:
不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鸣虫爱好者此时可进行捕捉了。它在鸣叫时常常停立不动,后肢略屈。叫声为“铃-铃-铃”,连续不断,好似一串金铃在连续摇动,声音十分清脆动听,圆浑悦耳,音色美妙。
金蛉子饲养方法:
野生情况下,以植物的嫩茎、嫩叶、果实及蚜虫为食。饲养器种类较多,有竹制的、木制的,有用牛角制的,也有塑料质或有机玻璃质的,但都必须注意留有通气孔,否则会闷死。盒底部还应另外有个圆洞,并有活塞,便于添放食物和虫子进出。捕捉回来不可混养,否则会互相干扰,鸣声杂乱,甚至不鸣叫。食料要多样化,经常调换品种,南瓜、胡萝卜、苹果、荸荠、梨子、黄瓜、嫩菜叶、米饭等,而且还可喂点蚜虫、苍蝇、蚊子等小虫。
金蛉子雌雄分辨:
雌虫较雄虫肥大,尾端有褐色产卵器,略向上弯。
金蛉子繁殖方式:
卵生。雌虫将卵产在树皮裂缝处或植物的嫩茎上,以卵越冬,至6-7月间自然孵出若虫,8月间羽化为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