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
生,就是 指通过各 种方法颐 养生命、 增强体质 、预防疾 病,从而 达到延年 益寿的一 种医事活 动。中医 养生重在 整体性和 系统性, 目的是预 防疾病, 治未病。 中医理论 的著名代 表作品是 《黄帝内 经》。2 008年 6月7日 ,中医养 生经国务 院批准列 入第二批 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 。202 3年4月 26日, 国家中医 药管理局 发布《中 医养生保 健服务规 范(试行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养生3原则——清积、和中、养元
首先说说“清品”
中医有个概念叫“积”。积聚分为:气积聚、血积聚、食积聚、酒积聚、痰积聚、肉积聚、水积聚、乳积聚.这些堆积停滞在经络中,堵塞血管,影响五脏,损伤筋骨。根据堆积的原因,中医认为有外因和内因两大因素。所谓外因,中医认为是“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的侵袭;所谓内因,就是暴饮暴食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导致的营养过剩,运动减少导致的营养物质在体内堆积,或者情绪低落导致的阴阳代谢失衡,排泄不及时导致的有毒物质和惰性物质在体内滞留,是堆积的主要原因。
其次,谈谈“和谐”
指出:“饮入胃,溢精,入脾,散脾之精,入肺,疏水道,入膀胱经。水之精分四方,五经并行,符合五脏阴阳四时,习以为常。”由此可见,脾胃不仅吸收水和粮食的精华,并分配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而且还对脏腑、经络和血管的阴阳调节起着关键作用。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得胃气者生,失胃气者死”的道理。从以上来看,调理脾胃,内外养生的原则尤为重要。
第三是“抬高人民币”
活力是人们安身立命、健康长寿的总宰。它是人体精、气、神的集合。清代医学家徐陵是这样描述的:“有生命力的人,看不见,得不到。它们附着在气血上,然后才被宰杀。当它们成形时,它们有一个固定的数量。”他还说,“没有火,所有的身体都可以温暖,而没有水,所有的五脏都可以湿润,这一切都取决于此。”也就是说,生命力是人类生命的基础和源泉。它虽然看不见,令人向往,但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对人的健康长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还把生命力比作柴火的关系:“比如你把薪水放在火上,它会开始轻微燃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更强,你的薪水会耗尽,但火会熄灭。”如果长期存在差异,工资会坚挺、易碎、异质。“生命的长短取决于生命力的起伏,就像火的持续时间长,薪水质量的坚固,这是一个原理。说到养,很多人会认为养就是补,这是一个误区。滋补和补充是同一个概念吗?不完全是。
明确说:“夫经脉要通,血要顺,虚要补,和而不同,静以待时,守其气,不可斜。其形显,怒长,命称圣王。”也就是说,滋补是有前提的。去糟粕,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修复脏腑,才是关键。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体内的营养物质会通过脏腑相互转化,相辅相成。通过调整脏腑功能,我们把那些惰性的功能激活成积极的功能,把那些无用的物质转化成有用的物质。通过调整,阴和得以平衡,元气得以滋养,精气得以充盈,于是“调”字当头,滋养在其中。通过调养,人体呈现出高度和谐统一的状态,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完美境界。
Copyright © 2019- hids.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8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