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就是指通 过各种方法 颐养生命、 增强体质、 预防疾病, 从而达到延 年益寿的一 种医事活动 。中医养生 重在整体性 和系统性, 目的是预防 疾病,治未 病。中医理 论的著名代 表作品是《 黄帝内经》 。2008 年6月7日 ,中医养生 经国务院批 准列入第二 批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2 023年4 月26日, 国家中医药 管理局发布 《中医养生 保健服务规 范(试行)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中医养生重在养脾肾
相对于五脏六腑最重要的两个器官排列的话,肾排第一,脾脏排第二。就重要性来讲,主要是脾肾。因为一个是先天之本,一个是后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肾脏是先天之本。
先天之本是父母给的与生俱来的,从那个胎里带的,生完小孩肾阳虚,肾阳充足的就是小孩很 健康 ,以后他阳气也不虚。这个肾阳很重要,它是有一个先天的禀赋问题。
这个后天的脾胃是气血生化的来源,说我吃什么补血,那你脾胃得强壮,脾胃强壮要生化气血,这是后天之本。
一个脾和胃这俩一个脏一个腑,这是脏腑相连的。这出现的症状有的是胃的症状,有的是脾的症状,有时候是两个脾和胃的。你比如说这个平时生活当中说胃受损了首先就是呕吐啊、恶心呀,胃痛啊胃胀啊,这是胃还有脾脏的异常。
生活当中人脾着凉了,过食生冷,脾着凉这就表现出来,脾胃的蠕动运化功能失常,这样的话就会出现纳呆、食欲不振、不思饮食、呕恶、面色苍白或者萎黄、大便溏薄还有脘腹胀满、四肢无力。因为脾主肌肉四肢就会出现四肢无力,总是想躺着总是想卧床,这都是脾胃病的临床表现。
少时多病,就是他早产儿,说禀赋不足,他出生后体弱多病,羸弱的身体就是特别虚弱。像这种小孩子他就是因为肾虚了,身体羸弱以后抵抗力不足,容易疾病,总是今天肺炎明天肠炎,小孩闹病,这是因为他肾阳不足跟他先天有关。
一旦出现脾肾病的话,单一的食疗,说是养脾胃的一些食物,这是远远不够的。还是要通过有效的治疗,才能够缩短病程,把已有的现状及时纠正。就不要说依靠我喝点蜂蜜吃点大枣,这些都是养胃的,不要抱着这种心态,有的时候还会延误病机,耽误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