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费用应由用人单位承担,但缴费比例因风险不同而异。单位未按实际工资缴费属违法行为,可受处罚。工伤员工可要求单位赔偿差额损失。计算赔偿时,若实际工资超过平均工资的3倍,按3倍计算;否则按实际工资计算。提起劳动仲裁需在60日内。
法律分析
从《工伤保险条例》中的规定来看,工伤保险费用只需要由用人单位承担,员工个人并不需要承担这个费用。而实践中,不同行业的公司,由于风险不同,那么在缴纳工伤保险费用的时候比例也不一样。通常风险大的公司,缴纳工伤保险费用的比例就要高一些。
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费:
(一)按照法律规定,单位应缴纳的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员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所谓“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员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即单位应该按照全体员工的实际工资缴费。
(二)如果单位没有按照实际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应该属于违法行为,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其一是劳动部门可以给予单位处罚;其二是造成了工伤员工的保险待遇减少,劳动者可以要求单位赔偿差额部分的损失。
(三)在计算单位违法行为造成你的待遇损失时,是否按照你的实际工资计算,要看你的实际工资是否超过了所在市城镇在岗员工平均工资的3倍,如果超过了就只能按3倍计算,如果未超过则按你的实际工资计算。假如你当地所在市平均工资为800元,那么由于你工资超过800的3倍,只能按2400元计算,如果当地的平均工资是1000元,那么3倍就3000元,你的工资未超过,就按你的实际工资计算。
(四)要求单位赔偿差额部分的损失,应该在知道自己权利被侵害后60日内提起劳动仲裁
结语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员工个人无需支付。然而,不同行业的公司根据风险程度缴纳的比例会有所不同。风险较高的公司通常需要支付更高的工伤保险费用。如果单位未按照实际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这将构成违法行为,单位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劳动部门可以对单位进行处罚,同时工伤员工也有权要求单位赔偿损失的差额。在计算赔偿金额时,是否按照实际工资计算取决于工资是否超过所在市城镇在岗员工平均工资的3倍。要求单位赔偿应在60日内提起劳动仲裁。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八条 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
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若干费率档次。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统筹地区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适用所属行业内相应的费率档次确定单位缴费费率。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六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工伤保险的政策、标准,应当征求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的意见。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十二条 工伤保险基金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用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能力鉴定,工伤预防的宣传、培训等费用,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用于工伤保险的其他费用的支付。
工伤预防费用的提取比例、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卫生行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规定。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将工伤保险基金用于投资运营、兴建或者改建办公场所、发放奖金,或者挪作其他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