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劳动合同一次性补偿收入的个人所得税规定:收入不超过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三倍数额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一次性经济补偿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工作年限超过12年按12年计算。
法律分析
1、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三倍数额以内的部分是免征个人所得税的;
2、对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取得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3、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数计算,超过十二年的按十二年计算。
拓展延伸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补偿金如何处理税务问题?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补偿金在税务处理上需要遵循一定规定。根据相关税法,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取得的劳动报酬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对于劳动合同解除后的补偿金,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如果符合税法规定的免税条件,可以享受免税待遇。具体而言,根据税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金在以下情况下可以免税:一是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情况解除合同;二是因用人单位原因解除劳动合同;三是因劳动者原因解除劳动合同,但符合法定退休年龄或者因工伤、病残等原因解除劳动合同。因此,在处理劳动合同解除后的补偿金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纳税,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申报和缴纳个人所得税。
结语
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而获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需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然而,根据税法规定,若该收入未超过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的三倍数额,则免征个人所得税。此外,个人工作年限超过十二年的,按十二年计算。在处理劳动合同解除后的补偿金时,应遵守相关规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纳税,并按规定进行申报和缴纳个人所得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
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Copyright © 2019- hids.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8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