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汇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地榆怎么用效果好

地榆怎么用效果好

来源:汇意旅游网

地榆为蔷薇科植物地榆的干燥根。春季将发芽时或秋季植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味苦、酸、涩,微寒。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等功效。

别称黄瓜香、玉札、山枣子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性味苦、酸、涩,微寒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地榆知识简介地榆是什么植物

地榆是蔷薇目蔷薇科植物,地榆别名又叫做黄爪香、山地瓜等,广泛分布在亚洲的北温带内,在我国的各个省份均有分布。

中药地榆长什么样子

中药地榆使用的是植物地榆的根部,新鲜采挖的地榆呈纺锤形,外表面为棕褐色,有时可见侧生支根或支根痕,不过我们购买到的地榆一般都经过了切片处理,切面呈棕黄色。

地榆的药理研究

性味:苦、酸、涩,微寒。

归经:归肝、大肠经。

现代制药:地榆升白片、地榆槐角丸等。

地榆和地榆炭区别

生地榆和地榆碳主要的区别就是炮制方法的不同,地榆炭是经过了二次炮制之后的药材,药性刺激相对来说比较小,所以从药效上说也要略逊色于生地榆。此外,它们的外观也是不同的,生地榆外表多为棕褐色,地榆炭的外表则为焦黑色。【地榆炭的功效与作用>>】

地榆的功效与作用

地榆对胃的好处还是很大的,适量食用地榆可以温和刺激肠胃,起到缓解肠胃炎不适的作用。此外,作为一味性味微寒的中药材,地榆还具有出色的凉血止血的功效,能有效缓解大小便带血的症状。将地榆外敷,还能起到敛疮的作用。

地榆的副作用与禁忌

Maigoo药材编辑认为,在正常剂量内使用地榆,对人体并不会造成明显不适,但是如果使用过量或是使用方法不对的话,还是会有副作用的,具体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肠胃不适反应。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过量使用。

中药地榆鉴别选购

中药地榆外表呈圆柱形,较为弯曲,外表面呈棕褐色,具有明显的纵皱纹,横切面呈棕黄色或淡粉红色。选购时以条粗、质坚、断面粉红色者为佳。

地榆怎么用效果好地榆如何食用

做法:地榆加水煎煮两次之后过滤药渣,然后用药汁同槐花同煮,煮好后捡去槐花,调入适量蜂蜜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凉血。

地榆如何酿酒

做法:中药地榆洗净后晾干,然后置于干燥的容器内,倒入适量白酒进行密封酿制,每隔一周左右轻轻摇晃容易,使之发酵充分,酿制半月左右即可开坛饮用。

功效:泻热凉血。

地榆怎么外用

做法:将新鲜地榆洗净晒干后刮去外表面的粗皮,然后切碎,再加入适量桐油锤细,用纱布包裹外敷即可。

功效:缓解皮肤瘙痒肿痛不适。

中药地榆配伍方剂

1、地榆散

组成:地榆(锉),黄连(去须,微炒),犀角屑,茜根 黄芩各30克;栀子仁15克。

用法:上药为散。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入薤白5寸,煎至90毫升,去滓,候温服。

主治:伤寒,日晚即壮热腹痛,便痢脓血。

方剂出处:《太平圣惠方》

(注:犀角屑为一味药材,并非野味,请大家去中药房进行配置,切勿私自购买野味使用。)

2、地榆丸

组成:地榆(微炒)半两,当归(微炒)半两,阿胶(糯米炒)半两,黄连(去须)半两,诃子肉(炒,取肉称)半两,木香(晒干)半两,乌梅肉(去核,净称)半两。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30丸,陈米饮吞下。

主治:泻痢或血痢。

方剂出处:《普济方》

懂视中药小编提醒各位注意:中药的配伍讲究对症用药,所以在配药的时候最好找专业的中医进行调配,不要轻信网上的用药建议,以免导致健康受损。

地榆怎么保存

中药地榆可以用干燥的容器保存,置于阴凉通风处即可。如果是炮制好的地榆炭,Maigoo药材编辑提醒大家注意在保存的时候定时通风散热,以免其复燃。

地榆怎么种植

一、浸种播种

地榆多用种子种植,在播种之前需要做好浸种消毒工作,用温水和消毒剂调配均匀后浸泡一晚,然后播种于光照充足、肥力充足的砂性土壤内。

二、田间管理

地榆的生长能力是比较强的,因此田间管理可以适当放松,但是它的需水量比较大,所以种植的时候需要注意定期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度。想要增加产量的话,可以适量追施氮肥。

三、病虫害防治

地榆的病虫害发病率是比较低的,因为地榆的生长能力强,不过在管理不善的情况下。还是会有一些病虫害发生的,例如白粉病、金龟子等,因此我们同样也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地榆如何炒炭

取净地榆片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凉透。

本百科可能涉及专业知识,中药并非没有毒副作用,请遵医嘱服用,请勿轻信网上用药建议。

Copyright © 2019- hids.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