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损失是指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实现价值或公允价值,可能导致资产价值的减少和损失的情况。管理者在评估资产减值损失时,通常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确定资产组:首先确定需要评估的资产组,这可以是一个单独的资产项目或一个资产组合。
评估资产可实现价值或公允价值:根据相关的会计准则和规定,对资产进行评估,确定其可实现价值或公允价值。可实现价值是指资产在正常交易中能够实现的金额,公允价值是指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时,买方和卖方之间达成的价格。
比较资产账面价值和可实现价值或公允价值:将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可实现价值或公允价值进行比较,如果发现账面价值高于可实现价值或公允价值,则需要考虑是否存在资产减值损失。
计算资产减值损失:如果确定资产存在减值风险,需要计算资产减值损失的金额。通常是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其可实现价值或公允价值,得出减值损失的金额。
记录减值损失:最后,将计算出的减值损失金额记录在财务报表中,通常以资产减值准备等方式体现。
为了更好地评估资产减值损失,管理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例如,某公司的固定资产在市场环境变化下可能存在减值风险,管理者可以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减值风险并进行减值损失的计量与记录,以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Copyright © 2019- hids.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8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