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汇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刑事案多久能判下来

刑事案多久能判下来

来源:汇意旅游网

本文主要介绍了刑事案件的相关规定和流程。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都有特定的宣判期限和延期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也有相应的限制。立案标准包括有犯罪事实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属于自己管辖。被告人、自诉人和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有权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上诉期限为十日,从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算。

法律分析

一、刑事案件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得到裁决?

刑事案件从二到六个月起就有结果。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有法定情形的,可以延长三个月。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二、刑事案件立案标准

1.有犯罪事实。即已经受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律,构成了犯罪。这种犯罪事实已客观存在,非主观臆测;已有证据证明,并非毫无根据;

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即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刑罚处罚。如果其行为仅构成犯罪,而依法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也不应立案;

3.属于自己管辖。公安机关只能管辖法律规定的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

三、刑事案件不服判决的上诉期限

刑事诉讼不服判决上诉期为十日,从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算。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一条

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同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拓展延伸

刑事案件立案标准是指在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对报案或者举报案件进行初步调查后,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案件,予以立案侦查的依据。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案件立案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犯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包括犯罪构成要件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等。

2. 是否有明确的犯罪嫌疑人和犯罪事实:对于报案人或举报人提供的案件信息,需要明确是否有犯罪嫌疑人以及犯罪事实清楚、明确。

3. 是否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需要有确凿的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犯罪行为,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

4. 是否达到了追究刑事责任的证据要求:需要达到《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提起公诉的标准。

5. 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如案件是否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等。

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五个条件,才能被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予以立案侦查。在立案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进行侦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向法院提起公诉。

结语

刑事案件从二到六个月起就有结果,公诉案件应在受理后二个月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不服判决的上诉期限为十日,从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算。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6-01-11) 第三条 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查明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的年龄。裁判文书中应当写明被告人出生的年、月、日。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2012-11-22) 第二百七十四条 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基层人民检察院,分、州、市人民检察院和省级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案件,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1-01-26) 第一百七十三条 对人民法院决定逮捕的被告人,人民检察院建议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建议后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

Copyright © 2019- hids.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