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汇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退休到底以身份证为准还是档案

退休到底以身份证为准还是档案

来源:汇意旅游网
第1种观点: 退休年龄以档案最先记载的时间为准。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身份证记载着本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住址等信息。 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 各地在办理职工退休手续时,应当按照劳动保障部新的规定,对职工的身份证和职工档案同时进行严格审核,确保职工的退休年龄准确无误。退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者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跨省流动就业的参保人员达到退休时,按下列规定确定其待遇领取地:1、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户籍所在地的,由户籍所在地负责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2、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的,在该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当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3、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回上一个缴费年限满10年的原参保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4、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每个参保地的累计缴费年限均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及相应资金归集到户籍所在地,由户籍所在地按规定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一)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使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三)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10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以人事档案为主,以身份证为辅,二者不一致,以人事档案最早记载为准。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第1种观点: 是档案是记录一个人的主要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用等个人情况的文件材料,起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在个人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养老保险及退休等相关证明时,都需要使用档案。有以下情况的人员是需要档案的:1、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国有企业职工。3、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过,辞职离职后到民营企业或是自谋职业的人员。退休的时候要审查以下几点:1、通过个人档案中记载的工作年限来确定自己的视同缴费年限。2、计算退休年龄。3、核查是否有不符合退休条件的事项。退休年龄一般可以按身份证上的年龄来确认;但如果与档案上记载的年龄不一致的,除有相反的证据以外,一般按档案上记载的年龄为准。男职工的退休年龄一般是年满六十周岁,而女职工的退休年龄一般是年满五十周岁。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一) 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二) 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三) 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四) 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第2种观点: 法律主观:职工退休之后,一般都会有退休工资。但是退休也是分情况的,需要确定退休的一个具体的时间和具体的年龄。得到的退休工资也是关系到我们自身的。一、退休年龄以档案还是身份证为准在退休年龄的认定中,若有档案上记载年龄与身份证上记载年龄不一致的情况,依照人社部有关通知以及最高法在相关案件(慕容博行政诉讼案)中的意见,若档案出生时间与身份证出生时间不一致,则以档案最先记载的时间为准。具体参见人社部关于职工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二条第二款规定。二、病退工资和正常退休工资差多少在同等条件下,病退人员与正常退休人员相比养老金肯定是要少的,但具体金额相差多少,则要视剩余的缴费年限和社平工资而定。我们知道,退休时每个月的养老金由3部分组成,即: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x缴费年限x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内养老金储存额÷与退休年龄相关的计发月数(50岁退休为195,55岁为170,60退休为139);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x指数化视同缴费基数x视同缴费年限x1.3%或者是1.4%。在同等条件下病退人员养老金肯定要低于正常退休人员退休时的养老金水平。至于具体会相差多少,一般来讲一年的缴费年限养老金至少会相差50元左右。1、病退人员的缴费年限比正常退休人员要更短。缴费年限越多,计算的养老金就越多;2、病退人员的缴费工资比正常退休人员更少。缴费工资越多,计算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都更多;3、病退人员退休时上年度的社平工资比后面正常退休人员要低。一般来说,社平工资基本上每年的增幅保持在10%左右,那么越晚退休的人享受的社平工资越高,计算的养老金就会越高;4、个人账户的影响。法律客观:《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二条(二)款规定,职工身份证和档案记载年龄不符,审批退休时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

第1种观点: 退休年龄以档案最先记载的时间为准。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身份证记载着本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住址等信息。 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 各地在办理职工退休手续时,应当按照劳动保障部新的规定,对职工的身份证和职工档案同时进行严格审核,确保职工的退休年龄准确无误。退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者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跨省流动就业的参保人员达到退休时,按下列规定确定其待遇领取地:1、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户籍所在地的,由户籍所在地负责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2、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的,在该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当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3、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回上一个缴费年限满10年的原参保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4、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每个参保地的累计缴费年限均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及相应资金归集到户籍所在地,由户籍所在地按规定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一)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使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三)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10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第2种观点: 退休年龄以档案最先记载的时间为准,对退休档案年龄的认定是,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在退休年龄的认定中,若有档案上记载年龄与身份证上记载年龄不一致的情况,依照人社部有关通知以及最高法在相关案件中的意见,若档案出生时间与身份证出生时间不一致,则以档案最先记载的时间为准。 一、办理退休流程如下: 1、当职工已经符合国家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时,可以向社保部门进行申报,到当地的社保部门提交企业职工退休申请表和社保缴费基本情况确认表以及本人的身份证和证件照; 2、社保局工作人员对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核,受理成功会通知职工的单位提供档案; 3、经工作人员进行确认后,退休员工就可以带上退休证进行确认,连续工龄满十五年不满二十年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七十发给,连续工龄满十年不满十五年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六十发给。 二、退休的条件如下: 1、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3、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4、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综上所述,在退休年龄的认定中,若有档案上记载年龄与身份证上记载年龄不一致的情况,则以档案最先记载的时间为准;当职工已经符合国家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时,可以向社保部门进行申报,到当地的社保部门提交企业职工退休申请表和社保缴费基本情况确认表以及本人的身份证和证件照,社保局工作人员对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核,受理成功会通知职工的单位提供档案。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七条 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以人事档案为主,以身份证为辅,二者不一致,以人事档案最早记载为准。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Copyright © 2019- hids.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8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