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观点: 一是共同作用,即各共犯人的行为都是作为;二是共同不作为,即各共犯人的行为都是不作为;三是作为与不作为相结合,即部分共犯人的行为是作为,部分共犯人的行为是不作为。一、共同犯罪从犯的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从犯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1)从犯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是就刑事责任而言,而不是比照主犯的宣告刑从轻、减轻处罚。如果主犯有其他从轻、减轻的量刑情节存在,其宣告刑可能与从犯一样,甚至更轻。(2)从犯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只能就共同所犯之罪而言,共同犯罪以外的罪的处罚,不能成为比照的对象。如果主犯犯有数罪,从犯犯一罪,从犯只能比照与主犯共犯的一罪处罚。二、共同犯罪的认定标准1、必须二人以上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者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不能成为单独共同行为的主体,同样也不能成为共同犯罪的主体。因此,具备主体资格的人同一个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具备主体资格的人共同犯罪的,不认为是共同犯罪,其刑事责任由具备主体资格的人承担。一个具备主体资格的人唆使一个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共同行为的,也不认为是共同犯罪,其刑事责任由具备主体资格的人承担。单位共同行为属于共同犯罪的情形可能有:(1)二人以上的单位共同犯罪;(2)一个单位和一个自然人共同行为。2、必须有共同犯罪故意共同犯罪的故意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各个共同犯罪人对该罪都有故意。第二层意思是共同犯罪人之间存在着意思联络,意识到了在协同共同行为。在共同犯罪的场合,必须具备两层意思,才认为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3、必须有共同犯罪行为这里所称的共同犯罪行为是广义的,既包括实行行为,也包括组织、教唆、帮助、共谋行为。按照分工不同,在共同犯罪中承担实行行为的人,叫做实行犯;没有亲自实行共同行为而仅承担帮助行为的人,叫做帮助犯;仅有教唆行为的人,叫做教唆犯。因此,教唆犯、帮助犯通常是对实行犯的实行行为进行教唆、帮助。
第3种观点: 共同犯罪包括的形式:根据有无组织形式可分为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即犯罪集团;根据是否能够依据法律的规定任意形成可分为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根据共同犯罪人之间是否有分工可分为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根据犯罪故意形成的时间可分为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第二十六条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第二十七条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共同犯罪的形式指的是共同犯罪人的结合形式、共同犯罪的形成条件和结构的总称。共同犯罪可以分为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两种形式。一般共同犯罪指的是两人或者是两人以上的共同故意犯罪。特殊共同犯罪指的是以犯罪集团的形式进行违法犯罪行为。这里的犯罪集团指的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第二十七条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2种观点: 共同犯罪的五种类型如下:1、首犯。首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首要分子;2、主犯。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骨干犯罪分子;3、从犯。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4、胁从犯。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加犯罪的犯罪分子;5、教唆犯。教唆犯是指故意用语言或授意、怂恿、劝告、收买或诱骗等一切明示或暗示的方法,教唆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共同犯罪的量刑标准是:1、 主犯的量刑。根据犯罪行为所具有的事实情况应当归属的法定刑幅度,依照刑责相一致的原则确定主犯的刑种或刑期,不应从重处罚;2、 从犯的量。从犯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3、一案有多个主犯或者多个从犯的,主犯或从犯之间的量刑应当按所起作用大小、主观恶性深浅区别对待。如对所起作用大、主观恶性深的主犯量刑应该重,对所起作用小、主观恶性浅的主犯则应轻一些。综上所述,共同犯罪五种类型有首犯,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六条【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犯罪集团】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第二十七条【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八条【胁从犯】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九条【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共同犯罪的形态包括完成形态和未完成形态。犯罪预备、未遂、中止称为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共同犯罪的形态包括完成形态和未完成形态。犯罪预备、未遂、中止称为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第2种观点: 法律主观:犯罪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因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形态,共同犯罪的犯罪形态也是如此。 共同犯罪的犯罪形态 1、原则:部分行为全部责任。部分人的行为使犯罪行为达到既遂,全体共犯人均构成犯罪既遂。部分行为人的行为已经着手,其他人不可能构成犯罪预备。 2、共同犯罪与犯罪中止。 (1)全体共犯人均中止犯罪时,符合中止犯的条件的,均成立犯罪中止。 (2)一般情况下,部分共犯人欲中止犯罪,要成立犯罪中止,不仅仅中止自己的行为,还要阻止共同的犯罪行为达到既遂。 (3)共犯关系脱离。在共同犯罪中,部分行为人中途退出,如果切断了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主客观影响力,成立犯罪中止。法律客观:《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第二十六条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第二十七条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3种观点: 大家都知道,共同犯罪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犯罪类型,由于每名同犯的到达时间不同,特别案件的异地管辖或指定管辖,公安机关侦查和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都有期限限制等,各种原因导致各共犯可能不在一个案件中审理。那共犯包括哪些形式,有哪些?网友咨询:共犯包括哪些形式有哪些?上海华荣律师解答:我们在刑事法理上一般按照四个不同的标准,把共同犯罪的形态分为四大类八种:一、任意性共同犯罪与必要共同犯罪:根据共同犯罪能否按照法律规定任意形成的划分;二、共同犯与事先无通谋之共同犯罪:按共同犯罪目的形成的时间划分;三、简单共同犯罪与复合共同犯罪:根据共同犯罪者之间的分工而进行的划分;四、一般共同犯罪与特别共同犯罪:根据共同犯罪的组织形式进行划分。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的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按所犯罪行分别处罚。上海华荣律师事务所律师解析:尤其要注意继承的同谋,包括继承的实施犯、继承犯。在实施了部分实施者已实施部分实施者行为后,后行为人出于共犯的故意参与实施犯罪或提供帮助的情形。(1)在共同犯罪过程中,中途入伙者构成共同犯罪。请注意两个例外:即使已经构成既遂,随后加入的人员也构成共同犯罪:①在继续犯的情况下,前行为人已实施到犯罪既遂,只要犯罪行为尚未完全停止,后行为人仍可参与构成共同犯罪。②短缩型二行为犯(缩缩型二行为犯)的基本特征是,“完整”的犯罪行为原由两种行为构成,但是刑法规定,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第二种行为,即实施了第一种行为(即采取短缩行为的行为),在不要求肇事者客观地实施第二种行为的情况下(已遂);同时,如果肇事者不是为了实施第二种行为,即便客观地实施了第一种行为,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