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开放性。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但其最本质的属性在于社会属性。人的全面发展是由社会进步及人的认识的不断发展等因素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造成与世隔绝的环境,让受教育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恰恰相反,要让受教育者更多接触外界事物,了解环境,分析自身,寻找改进点。"渐进式”教育方式使学生面向社会,面向外部世界,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2、渐进性。这种教育方式不求一蹴而就,而是通过一个个分步骤的教育,使受教育者一步步提高。知识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强行灌输让受教育者接受,但是思想道德素质是一种更为内化、更为复杂的教育内容,需要教育者渐进的引导和教育,让受教育者一步步得到提高。
3、引导性。当下,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个性意识远远大于服从意识,他们的自尊心更强,也更为敏感,再加上现在社会的信息量非常之大,变换很快,纯理论的灌输在这千变万化的环境中就有些力不从心了。而渐进式的教育方式能够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引导受教育者进行思考,从中让他们接受理论。
4、发展性。发展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渐进式”教育方法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青少年,以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而非简单的防范;二是指这种方法随时根据社会环境的最新变化来调整教育的对象、内容和手段,不断地与时俱进。
5、实践性。“渐进式”教育方法主张减少纯理论灌输方法的运用,更强调把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融入受教育者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通过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以获得受教育者的信任,从而为教育营造良好和谐的环境,采用的是隐性教育法。
6、情感性。在“渐进式”教育方法中,教育者更侧重采用感性的教育内容和手段来说明道德原理,也就是通过青少年最熟悉、最平常的生活实例使其明白教育内容的涵义,并及时内化为内心的体验。同时,也注意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的状况和变化,及时进行调整或引导。
7、主体性。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只是引导、辅助的角色,真正的主体是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处于主动状态。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