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毒蛇咬伤后处理方法 最有效的局部早期处理
毒蛇咬伤后,能用嘴在伤口上吸出毒液吗
疑问:能否用嘴将毒液吸出?被毒蛇咬伤后如何紧急救治?
方法:毒蛇咬伤的急救原则是现场保持镇定,迅速、正确地处理伤口,千方百计减少蛇毒的继续吸收、增加蛇毒的排泄,及时送医,尽早使用相应的抗蛇毒血清,注意尽量不要用嘴吸出毒液。
我曾经接诊过一对同时毒蛇中毒的夫妻,妻子被蛇咬,丈夫也中毒。当时夫妻俩正在田里干活,突然妻子感到自己的小腿一阵剧痛,再仔细一看,一条蛇迅速逃窜得无影无踪,妻子腿上的伤口有两个稍深的齿痕,齿痕往外少量流血,妻子的丈夫一看就知道妻子被毒蛇咬伤了。心急如焚的丈夫赶紧用自己的嘴去吸毒,吸了几口后,见伤口仍有出血,就招呼乡亲们将妻子送医院。丈夫在陪同妻子去医院的路途中,自己逐渐感到头晕、四肢乏力,众人一看情况不对,赶紧将夫妻俩一起送到医院。
我详细问清情况后,马上想到这位丈夫可能是用嘴吸妻子的伤口使自己也中毒了。对他进行检查,发现他口腔里有一个明显的溃疡,这正是蛇毒进入他体内的入口,由于毒液从丈夫口腔循环到全身的时间更短,而妻子从足部循环到全身的时间反而要长一些,所以丈夫出现中毒症状比妻子更快。我立刻给他们都用上了解毒药,所幸抢救及时,夫妻俩都转危为安,避免了一场悲剧。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家庭为单位自助游的兴起,以及大型住宅区绿化率的增加,旅游和住宅区居民被蛇咬伤的病例也相应增多。
人被毒蛇咬伤后,蛇毒经伤口,沿淋巴及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引起一系列的中毒症状。毒液沿淋巴管进入血液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的过程大约30分钟,若蛇毒直接注入血管则很快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不同蛇的毒性成分不同,一种蛇可含有多种有毒成分,但通常以一种成分为主。按照毒蛇种类、蛇毒成分和中毒表现的不同分三种类型:
一是神经毒型,由银环蛇、金环蛇和海蛇咬伤引起,特点是局部症状不明显,仅有麻痒或麻木感,不红、不肿、不痛,易被忽视,咬伤后1~3小时内出现视物模糊、嗜睡、乏力、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张口及吞咽困难、进行性呼吸困难等全身中毒症状。
二是血循毒型,主要由蝰蛇、竹叶青、尖吻蝮蛇、烙铁头等咬伤引起,特点是局部症状明显,可有局部肿胀、伤口剧痛,伴出血、水疱甚至局部组织坏死,并迅速向肢体上端蔓延,咬伤后2~3小时内出现胸闷、气促及全身广泛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呕血、便血、血尿等全身中毒症状。
三是混合毒型,主要由眼镜蛇、眼镜王蛇、蝮蛇等咬伤引起,特点是发病急,局部症状为剧痛、肿胀、出血、水疱、坏死等,全身症状为头晕、胸闷、气促、视物模糊、嗜睡、乏力、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张口及吞咽困难、进行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均很明显。
那么被毒蛇咬伤后究竟如何紧急救治?首先现场要保持镇定,判断是毒蛇咬伤还是无毒蛇咬伤。
毒蛇咬伤后伤口局部常留有一对(有时1~4个)较深而大的毒牙牙痕,局部有麻木、疼痛、肿胀、出血、水疱、血疱甚至坏死,全身症状也较明显。
无毒蛇咬伤后局部可留两排细小的锯齿状牙痕,牙痕处轻微刺痛,一般无全身症状,如一时鉴别不清是否为毒蛇咬伤,应先按毒蛇咬伤初步处理。
初步处理的办法主要有:
(1)放,置伤口处于下垂位,静置、限制活动,伤口周围处可放置冰袋冷敷。
(2)扎,于伤口近心端(即伤口距离心脏较近的位置)5~10厘米处或距离伤口上一个关节的相应部位用止血带扎紧,但不能过紧,每20分钟放松1~2分钟,一般不超过2小时。
(3)挤,可用手由伤口四周向中心挤压,排出含毒污血及组织液,可用拔火罐或吸乳器或吸引器于局部吸吮毒液,但尽量不要用嘴吸,因为用口吸吮者若存在口腔黏膜破损、蛀牙及其他口腔疾病,则可能间接吸收中毒。
(4)烧,可用火柴、打火机或其他点燃物瞬间烧灼伤口,以破坏蛇毒,时间越早越好。
(5)洗,立即用大量清水、盐水、肥皂水或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伤口,如伤口有毒牙残留,应及时挑出。
即使经上述急救处理后也不可麻痹大意,仍应立即送医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