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汇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吉贝相关诗词有哪些

吉贝相关诗词有哪些

来源:汇意旅游网

吉贝的相关诗词是:《借册井伯·吉贝城边寄此身》、《岭南杂录·吉贝衣单木屐轻》、《棉花·吉贝何时入汉家》。

吉贝的拼音是:jí bèi。注音是:ㄐ一ˊㄅㄟˋ。结构是:吉(上下结构)贝(独体结构)。

吉贝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吉贝详细内容】

⒈梵语或马来语的译音。古时兼指棉花和木棉。自我国中原地区广泛栽培和利用棉花后,古籍记载中的吉贝,实多指草棉,但仍常将棉花与木棉科的木棉树相混淆。引《梁书·诸夷传·林邑国》:“吉贝者,树名也。其华成时如鹅毳,抽其绪纺之以作布,洁白与紵布不殊。”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木棉》:“木绵有二种,似木者名古贝,似草者名古终。或作吉贝者,乃古贝之讹也。”⒉指棉布。引宋方勺《泊宅编》卷三:“闽广多种木绵,树高七八尺,叶如柞,结实如大菱而色青,秋深即开,露白绵茸然。土人摘取去壳,以铁杖桿尽黑子,徐以小弓弹令纷起,然后纺绩为布,名曰吉贝。”吴晗《朱元璋传》第六章二:“棉布传入中国很早,南北朝时从南洋诸国输入,称为吉贝,白迭。”

二、综合释义

梵语或马来语的译音。古时兼指棉花和木棉。自我国中原地区广泛栽培和利用棉花后,古籍记载中的吉贝,实多指草棉,但仍常将棉花与木棉科的木棉树相混淆。《梁书·诸夷传·林邑国》:“吉贝者,树名也。其华成时如鹅毳,抽其绪纺之以作布,洁白与紵布不殊。”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木棉》:“木绵有二种,似木者名古贝,似草者名古终。或作吉贝者,乃古贝之讹也。”指棉布。宋方勺《泊宅编》卷三:“闽广多种木绵,树高七八尺,叶如柞,结实如大菱而色青,秋深即开,露白绵茸然。土人摘取去壳,以铁杖桿尽黑子,徐以小弓弹令纷起,然后纺绩为布,名曰吉贝。”吴晗《朱元璋传》第六章二:“棉布传入中国很早,南北朝时从南洋诸国输入,称为吉贝,白迭。”吉贝[jíbèi]木棉。为马来语kapok的音译。为木棉树种子周围的茸毛,色白质软,可做枕头和垫子的填充物,也可当做绝缘材料。

三、汉语大词典

(1).梵语或马来语的译音。古时兼指棉花和木棉。自我国中原地区广泛栽培和利用棉花后,古籍记载中的吉贝,实多指草棉,但仍常将棉花与木棉科的木棉树相混淆。《梁书·诸夷传·林邑国》:“吉贝者,树名也。其华成时如鹅毳,抽其绪纺之以作布,洁白与纻布不殊。”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木棉》:“木绵有二种,似木者名古贝,似草者名古终。或作吉贝者,乃古贝之讹也。”(2).指棉布。宋方勺《泊宅编》卷三:“闽广多种木绵,树高七八尺,叶如柞,结实如大菱而色青,秋深即开,露白绵茸然。土人摘取去壳,以铁杖杆尽黑子,徐以小弓弹令纷起,然后纺绩为布,名曰吉贝。”吴晗《朱元璋传》第六章二:“棉布传入中国很早,南北朝时从南洋诸国输入,称为吉贝,白迭。”

四、国语辞典

木棉。为马来语kapok的音译。为木棉树种子周围的茸毛,色白质软,可做枕头和垫子的填充物,也可当做绝缘材料。吉贝[jíbèi]⒈木棉。为马来语kapok的音译。为木棉树种子周围的茸毛,色白质软,可做枕头和垫子的填充物,也可当做绝缘材料。

五、关于吉贝的成语

梵册贝叶  束贝含犀  黄道吉日  大吉大利  多凶少吉  

六、关于吉贝的诗句

催换夏衣弹吉贝  吉贝张官伞  吉贝城边寄此身  吉贝城边寄此身  吉贝与蒸纱  吉贝裳衣皂帽帷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吉贝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hids.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8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