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漕渠的结构是:利(左右结构)漕(左右结构)渠(上下结构)。
利漕渠的拼音是:lì cáo qú。注音是:ㄌ一ˋㄘㄠˊㄑㄨˊ。词语解释是:古运河名。东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为魏公,建都于邺,征集民工凿渠引漳水,自今河北曲周南,东至大名注入白沟,借以沟通邺和四方的漕运,故名。利漕渠[lìcáoqú]⒈古运河名。东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为魏公,建都于邺,征集民工凿渠引漳水,自今河北曲周南,东至大名注入白沟,借以沟通邺和四方的漕运,故名。网络解释是:利漕渠利漕渠,运河名。东汉末由曹操所筑。综合释义是:古运河名。东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为魏公,建都于邺,征集民工凿渠引漳水,自今河北曲周南,东至大名注入白沟,借以沟通邺和四方的漕运,故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漳水》:“汉献帝建安十八年,魏太祖凿渠引漳水,东入清洹以通河漕,名曰利漕渠。”此后不见记载。7、其他释义是:1.古运河名。东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为魏公,建都于邺,征集民工凿渠引漳水,自今河北曲周南,东至大名注入白沟,借以沟通邺和四方的漕运,故名。
利漕渠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利漕渠详细内容】
古运河名。东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为魏公,建都于邺,征集民工凿渠引漳水,自今河北曲周南,东至大名注入白沟,借以沟通邺和四方的漕运,故名。利漕渠[lìcáoqú]⒈古运河名。东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为魏公,建都于邺,征集民工凿渠引漳水,自今河北曲周南,东至大名注入白沟,借以沟通邺和四方的漕运,故名。
二、引证解释
⒈古运河名。东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为魏公,建都于邺,征集民工凿渠引漳水,自今河北曲周南,东至大名注入白沟,借以沟通邺和四方的漕运,故名。此后不见记载。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漳水》:“汉献帝建安十八年,魏太祖凿渠引漳水,东入清洹以通河漕,名曰利漕渠。”
三、网络解释
利漕渠利漕渠,运河名。东汉末由曹操所筑。
四、综合释义
古运河名。东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为魏公,建都于邺,征集民工凿渠引漳水,自今河北曲周南,东至大名注入白沟,借以沟通邺和四方的漕运,故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漳水》:“汉献帝建安十八年,魏太祖凿渠引漳水,东入清洹以通河漕,名曰利漕渠。”此后不见记载。
五、关于利漕渠的成语
六、关于利漕渠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