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汇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十常侍网络解释

十常侍网络解释

来源:汇意旅游网

十常侍的网络解释是:十常侍十常侍指中国古代东汉(公元25年—220年)灵帝时操纵政权的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十二个宦官。他们都任职中常侍。

十常侍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十常侍详细内容】

⒈东汉灵帝时宦官张让、赵忠等十二人,都任中常侍,故称。十,取其成数。《后汉书·宦者传·张让》:“是时让、忠及夏惲、郭胜、孙璋、毕嵐、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十二人,皆为中常侍,封侯贵宠,父兄子弟布列州郡,所在贪残,为人蠹害。引黄巾既作,盗贼糜沸,郎中中山张钧上书曰:‘……宜斩十常侍,县头南郊,以谢百姓。’”《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人民,欲食十常侍之肉。”清侯方域《朋党论上》:“汉有陈竇、十常侍之党,陈竇以君子而败,十常侍以小人而胜。”

二、网友释义

十常侍,指中国东汉(公元25年—220年)灵帝时期操纵政权的十二个宦官: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他们都任职中常侍。

三、汉语大词典

东汉灵帝时宦官张让、赵忠等十二人,都任中常侍,故称。十,取其成数。《后汉书·宦者传·张让》:“是时让、忠及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圭、高望、张恭、韩悝、宋典十二人,皆为中常侍,封侯贵宠,父兄子弟布列州郡,所在贪残,为人蠹害。黄巾既作,盗贼糜沸,郎中中山张钧上书曰:‘……宜斩十常侍,县头南郊,以谢百姓。’”《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人民,欲食十常侍之肉。”清侯方域《朋党论上》:“汉有陈窦、十常侍之党,陈窦以君子而败,十常侍以小人而胜。”

四、其他释义

1.东汉灵帝时宦官张让﹑赵忠等十二人,都任中常侍,故称。十,取其成数。

五、关于十常侍的词语

侍执巾节  垂手侍立  侍执巾栉  变幻无常  

六、关于十常侍的诗句

人言十常侍  养盗原由十常侍  岂闻十常侍  钩党重翻十常侍  先问十常侍  先问十常侍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十常侍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hids.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