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汇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清君侧基础解释

清君侧基础解释

来源:汇意旅游网

清君侧的基础解释是:旧指清除君主身边的亲信奸臣。《公羊传·定公十三年》:“此逐君侧之恶人。”历史上清君侧常被作为反对朝廷或中央政权的政治斗争手段。如西汉吴王刘濞勾结其他六个同姓王,以“清君侧”为旗号,借“诛晁错”为名,发动了七国之乱。

清君侧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清君侧详细内容】

清君侧qīngjūncè。清君侧[qīngjūncè]⒈《公羊传·定公十三年》:“此逐君侧之恶人。”因以“清君侧”谓清除君主身旁的坏人。也指王国或藩镇起兵反对朝廷的一种政治斗争手段。例如奸臣难制,誓以死清君侧。——《新唐书·仇士良传》清君侧。——清·梁启超《谭嗣同传》英ridtheemperorof“evil”ministers;

二、网友释义

清君侧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奸臣。《公羊传·定公十三年》:“此逐君侧之恶人。”唐·李商隐《有感》诗:“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新唐书·仇士良传》:“如奸臣难制,誓以死清君侧。”

三、汉语大词典

谓清除君王身边的奸臣。语本《公羊传·定公十三年》:“晋赵鞅取晋阳之甲,以逐荀寅与士吉射。荀寅与士吉射者,曷为者也?君侧之恶人也。此逐君侧之恶人。”唐李商隐《有感》诗:“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清孔尚任《桃花扇·草檄》:“清君侧,走檄文,雄兵义旗遮路尘。”按,历史上清君侧常被作为反对朝廷或中央政权的政治斗争手段。如汉吴王刘濞勾结六个同姓王,以清君侧为旗帜,借诛晁错为名,发动了吴楚七国之乱。见《史记·吴王濞列传》。

四、辞典修订版

语本《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晋赵鞅取晋阳之甲,以逐荀寅与士吉射。荀寅与士吉射者,曷为者也?君侧之恶人也。此逐君侧之恶人。」指清除君王身旁的奸臣小人。唐.李商隐〈有感诗〉二首之二:「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

五、关于清君侧的造句

1、北上洛阳清君侧,乃是正义之举,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

2、圣上在奸臣的蒙蔽下,杀了郭太尉留在大梁的家人,郭太尉走到赵州后,领兵回转大梁清君侧去了!

3、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4、睿郎,如今北平财雄势大,而天子羸弱,又逢奸佞当道,牝鸡司晨,这可是我们大起义军,清君侧的大好时机。

5、你们看看!这些乱臣贼子都写了些甚么!说朕鲜仁寡义,乖戾嗜血,忠奸不分!说臣子们虚伪险恶,贪图享乐,误国误民!说是要诛暴君,清君侧!

6、郭威和众多将领是激于义愤前来清君侧的,本意就是除掉挟持天子擅杀大臣的几个佞幸,结果奸党走投无路之余居然还弑君,真是罪大恶极啊……

六、关于清君侧的诗句

当时有意清君侧  当时有意清君侧  兵甲谁清君侧恶  妄意清君侧  妄意清君侧  古有清君侧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清君侧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hids.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