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界线上的标志物将与淮安一历史遗存老桥墩(规划建设的“红桥”)相融合一并建设,该桥始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曾见证过淮安的沧桑历史,分界线上的标志物与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的老桥墩相融合,更增添了城市特色,也深化了文化内涵。标志物的“长相”是一个球形,位于红桥中间位置,亦是河道中心线位置。以球形为母体,分为南北两半球,北侧为渐变冷色调,南侧为渐变暖色调,喻意地球上的南北气候特征。行人可从球中穿过,感受跨越南……[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淮安枢纽工程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南郊楚州区、京杭运河与苏北灌溉总渠交汇处北侧的淮河入海水道上,是淮河入海水道的第二级枢纽,为Ⅰ等工程。枢纽主要建筑物有入海水道穿京杭运河立交地函以及古盐河与清安河穿堤涵洞、渠北闸和入海水道北堤跨淮扬公路立交旱闸。淮安枢纽工程2000年10月20日开工;2001年3月26日运河截流成功;2002年5月31日通过通航阶段验收,航槽开始充水,恢复通航;2002年12月28日,……[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历史文化名城淮安市楚州区县西街有一所新安小学,这就是名闻中外的“新安旅行团”的摇篮。宏伟庄严的“新安旅行团历史陈列馆”大楼,就矗立在该校的校园之中。它向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们,生动地讲述着新安旅行团的光荣历史。 新安旅行团是中国党领导的一个少年儿童(文艺)教育团体。1935年10月10日,诞生于淮安河下镇新安小学。当时,十四名团员在团顾问(校长)汪达之带领下,按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旨意,遵……[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洪泽水产良种场地处风景秀丽的洪泽湖东岸,淮河入海水道枢纽二河闸西侧,距洪泽县城10公里。1985年洪泽湖行政区域划分时,洪泽县委、县和县水产局超前规划,由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援华2633工程项目,从西顺河镇征地1659亩后经农业部、省、市、县等多方投资扩建的一个国有水产良种场。属农林场圃性质,系县水产局下属单位。1999年12月被原江苏省水产局批准为省级方正银鲫、兴国红鲤水产良种场,2001年又……[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漕运在历史上曾一度给淮安带来辉煌,中国漕运博物馆位于历史上苏北中心州府“老淮安”古城正中心,镇淮楼的北边。博物馆的外观仿造明清时期江淮流域的建筑,呈“品”字形,中部为主展厅,东侧建筑为临时展厅,西侧为多功能报告厅。馆内介绍漕运的历史,陈列大量文物,而且用了许多高科技手段,使参观博物馆的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游客可以和投影互动,还有4D电影看(电影60元)。博物馆内的序厅有180度巨幅投影卷轴与沙盘模型……[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周桥大塘,是清朝道光四年(1824年)洪泽湖决堤冲击而成的。那年冬天,洪泽湖上狂风大作、巨浪滔天,惊涛席卷堤顶,高达数丈,终于撕开堤坝,周桥溃堤之后,由于决口太宽,大塘深不可测,到第二年仍无法堵塞。朝廷遂令时任江苏巡抚林则徐前往现场指挥。林则徐0病逝,重孝在身,但他义无返顾,身着孝服赶赴高家堰,与当地官民风餐露宿,经过几个月的奋战,终于完工复命。恶劣的环境使林则徐积劳成疾,几次病倒在工地上。他……[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淮安国际摄影馆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江苏省淮安市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内(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全国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占地约2.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整体呈“品”字形分布,主楼为淮安国际摄影馆,西邻清河区图书馆、清河区委党校,东接长荣大剧院、淮扬菜文化博物馆、西游记博览馆等文化场馆,北毗古淮河生态公园、南望七星生态商务岛,周围环境优美、风景……[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中国城市化史馆位于地下一层,展陈面积2000 平方米,是一座以人类城市化进程为主题,集展示、研究、宣传、教育、交流为一体的主题博物馆。该馆坚持知识性、教育性、休闲性、娱乐性相结合,采用声光电现代化展陈手段展示人类与城市化、世界及中国城市化渐进演变的历史进程,淮安城市化演进的实践,探索淮安“新型城市化”的创新之路,揭示人类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化概念。中国城市化史……[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位于淮安市主城区东部,占地约1.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0.54平方公里。景区主要利用古淮河湿地资源,坚持“依形而立、依水而建、突出生态、注重文化”的开发建设理念,通过水土保持、湿地净化以及文化场馆建设等工程措施,打造的一座集生态与文化、雕塑与园林、观赏与科普、艺术与历史于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式景区,现已批准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景区生态廊道�D�D古淮河岸线宛延,水……[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洪泽湖,中国第四大淡水湖。在江苏省西部淮河下游。原为浅水小湖群,古称富陵湖,两汉以后称破釜塘,隋称洪泽浦,唐(618―907年)始名洪泽湖。1128年以后,黄河南徙经泗水在淮阴以下夺淮河下游河道入海,淮河失去入海水道,在盱眙以东潴水,原来的小湖扩大为洪泽湖。洪泽湖,在江苏省西部淮河下游。原为浅水小湖群,古称富陵湖,两汉以後称破釜塘,隋称洪泽浦,唐(618―907年)始名洪泽湖。1128年以后,黄河……[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